昨天,“隨手拍乞討兒童”的多位發起人于北京郊外的宋莊中國畫家村內組織了一次“解救乞討兒童”研討會。記者在會議現場看到,參加者大約有40人,其中包括了“隨手拍乞討兒童”的發起人于建嶸,京城名人薛蠻子,時評人、作家李承鵬,壹基金秘書長楊鵬 (微博),“寶貝回家”創辦人張寶艷,著名歌星、全國政協委員韓紅的代表人喻江,著名律師浦志強 (微博),被拐兒童楊偉鑫的母親等人。
將建議“買賣同罪”
會議首先聽取與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并初步訂立本次全國兩會擬交議案,實現“全面禁止解救乞討兒童。同時,將來壹基金成立專項基金后,支持志愿者這部分的經費將全部劃入“寶貝回家“的賬號中,用以共同培養輔助各地自愿者進行尋人和解救工作。
記者專訪
未來是否會有父母逼兒行乞騙救助金?
信息時報:救助乞討兒童常規化以后,是否可能衍生出另外一種社會問題,部分父母為了救助金而強迫兒童乞討,導致兒童再次淪為父母的生財工具?
于建嶸:社會的進步是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只要堅持走下去,路一定會出來。他拿出“隨手拍乞討兒童”作為例子分析,在沒有這個微博之前,大多數的人看到乞討兒童都不會想到報警,更不會自覺拍下兒童的面容形成數據資源以便孩子的父母尋找孩子,但是經過了這一個月,大家已經形成了習慣,看到乞討兒童首先是拍照完了報警,警方再出動套取孩子的資料及DNA比對等后續工作,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因此,只要走了第一步,堅持下來,路就會慢慢有了。
其實在國外也有類似相同的做法,救助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并不等于我們就把現金直接劃賬給他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