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讀寫通常是對學齡兒童來說的,但其實0-6歲的寶寶也可以做到。
曾有一位心理學家對100名智力商數(IQ)130的學生進行為期40年的跟蹤調查,40年之后的結果是,并非每個人都在社會上取得成功。他發現,除了智力商數以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左右著他們,但當時這個問題懸而未決,直到加德納提出八大智能理論之后,我們才看到,人在社會上的成功和發展,是受多元智能影響的。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和傳統智力的區別是,它是從一元到多元、從單一到多維。
多元智能包含語言、數學邏輯、音樂、視覺空間、肢體運動、自然、人際、內省八大智能,其中,從語言智能的發展來說,我們認為,聽、說、讀、寫是一個根本。
做一個有效傾聽者
雖然有人會認為聽、說、讀、寫是早就知道的,但我們這里只針對0-6歲的小寶寶來講。
比如,爸媽對小寶寶說:“你坐好,你坐下來看書。”小寶寶很乖地坐在那里,非常專注地去看書了,就說明他注意了接受性語言,就是對大人的指令有了一個正確的理解,而這對智能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有心理學家發現,接受性語言能力好的寶寶,他以后入小學、中學,直到工作崗位上,成績表現驕人,因為在同樣的時間里,他會抓住最有效、最有重點的內容,他是一個有效的傾聽者。
流暢表達自我
說即表達性語言,俗話說“一句話講得人笑,一句話講得人跳”,這“笑”和“跳”之間講究一個語言技巧。培養寶寶的這個表達能力,能讓他流暢地表達自己,也能讓他流暢地表達對別人的喜愛。
早期閱讀助交流
我們會看到寶寶小小的人兒捧著一本大大的書,表明他們在閱讀。現在非常提倡早期閱讀,早期讀外語,早期讀圖畫書等。
在閱讀里就包含著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閱讀節奏的問題和發音問題,寶寶們都喜歡“小寶寶”、“寶寶笑”等押韻、有節奏的語句,因為它包含一種韻律。而發音的準確性,則對寶寶與他人的交流起著重要作用。
形聲字讓寶寶寫好字
這么小的寶寶要不要讓他寫呢?我們認為,不要讓寶寶很小就去寫很多的字。
中國的文字有一個特征,就是形聲字。讓寶寶更多地了解文字本身的構成,是會很有意思的。把和文字相關的故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