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本該是天真而自然的,可現在,人們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像孩子了,他們的言語和行動,往往能嚇大人一跳。前不久有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目前的性成熟年齡普遍比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提前了4至5歲。在天津,到兒童保健所就診的性早熟病例也有增多之勢。已經有資料證實,我國兒童性早熟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孩子們正在被成人的不良養育方法和周圍的不良環境“催熟”。 媽媽們:為什么拿我當“試驗品” 給女兒燙一頭卷發,再穿上成人味兒十足的長裙;給兒子戴上墨鏡,再換上一身酷裝,這都是媽媽們愛做的事。而且,只要廣告里說什么保健品好,媽媽就會買來給孩子試試。兒童營養專家則認為,給孩子盲目地進補、亂用保健品,可引起兒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還會造成孩子肥胖,進而導致性早熟。 幼兒園老師:為什么拿我尋開心 &n
寶寶身邊的環境,他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都無一例外在塑造著寶寶的大腦,這些最終又決定了寶寶成年后的學習、思考和行為的方式。對于媽媽來說,究竟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而又有能力的寶寶呢? 1、不要吝嗇你對寶寶的愛 安全的依戀關系是寶寶未來人際關系發展的基礎。只有當寶寶小時候體驗到了關于愛的一切積極的情感,內心才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才能夠平等地與他人交往。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愛,向寶寶靠近一點,讓他在與媽媽的親密接觸里完全體會愛的親密。 2、積極回應寶寶 寶寶還不會說話之前,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你交流。也許是一點聲音、一個動作或是臉部的表情、目光的注視或逃避,但這就是寶寶給你的暗示。不要吝嗇你的回應,你會發現,你的微笑能使焦躁的寶寶逐漸安靜下來,他會哭
零至三歲的寶寶還處在最初的成長階段。此階段的寶寶,他的語言發展尚未健全,而且口語的表達能力還很弱,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大多是模仿身邊照顧者的所作所為,所以,父母親的言行、作為不僅要特別謹慎之外,當?發現?家的小寶貝有良好表現時,也不要吝惜給予孩子“愛的鼓勵”喔! 1、講故事給他聽 寶寶表現不錯時,媽媽可以營造歡樂活潑的氣氛,講故事給寶寶聽,耐心地告訴小寶寶,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好壞與對錯。例如:“寶寶,?好乖,剛剛媽媽看到?把飯都吃光光了,媽媽等一下講故事給?聽”。 2、親密的背與抱 根據西方心理學家研究指出,母嬰之間早期的“依附關系”若是發展良好,對小寶寶日后的人格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媽媽應常以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寶寶的愛。當小寶寶有比較好的行為表現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親密的擁抱,因為小寶寶可藉由肌膚之親,在愛中成長。 3、帶孩
1、整理物品 應該讓寶寶自己玩玩具并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爸爸媽媽用正確的語言提示,比如“記住動物園里小動物的‘家’在門邊衣櫥最下邊的一層”。只有當寶寶聽到規范的、細致的描述時,他們才能學會這些詞匯。 可以和寶寶玩一個游戲,叫做“我是一個偵察兵”,這個游戲要寶寶熟悉周圍物體的位置和名稱。 2、藏貓貓 有意識地創設一下可以讓孩子藏身的“設備”,比如孩子可以鉆進去的大盒子等等。 當你四處走著打他們時,要對你走過的地方有一個“實況報道”,當然也包括你找到他們的地方。 3、修建“公路” 找一塊空地,和寶寶一起在幾個點之間修建公路,比如為一個小木偶的房子,車房和超級市場之間修公路。它們可以用木塊或塑料來作為鋪路的材料。要寶寶描述小木偶從一處到另一處時所需走的路線。 增加一些停止地點,比如說紅綠
本報訊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華東師大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近日聯合舉行關注特殊幼兒健康與發展研討會,專家們對目前0-3歲早期教育系統中缺乏相關醫學專業指導的現狀表示擔憂,建議加強醫院、社區和幼兒園之間的銜接。 “早教指導醫生要介入多一點?!遍L期從事0-3歲早期教育研究的華東師大教授華愛華認為,與醫結合是早期教育專業的特點,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生命健康,不僅特殊兒童,正常兒童也需要醫教結合。由于目前大多數幼兒屬于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橫向比較很難發現發育異常,而在機構中雖然比較容易發現,但老師又缺乏相關知識。 原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院長潘季芬教授最近研究發現,本市每年出生的10萬嬰兒中,由于種種原因,其中10%屬于高危新生兒,但這些在生命早期出現的問題卻并不為教育機構所掌握,即醫療機構與兒童教育機構,
大多年輕父母期盼寶寶能早日告別尿布,但是寶寶“尿布——內褲——獨立上廁所”的過程可能比想象的更長。那么什么時候開始訓練寶寶最理想呢?兒科醫生會說:小寶寶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訓練了,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就迫不及待地將他(她)推進衛生間,只會導致失敗。可寶寶怎樣的表現是“準備就緒”了,年輕媽媽又該怎么辦呢? 一、十個信號:寶寶準備就緒 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大的時候,如廁必要的行為和認知能力已基本發育成熟。但是很多寶寶在情緒上尚未準備好,所以一直到三、四歲的時候才愿意自己上廁所。當你發覺下列信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1、寶寶明確表示樂意與你去衛生間看看究竟怎樣上廁所,也許還會煞有介事地在馬桶上坐坐。 2、寶寶理解廁所是干啥用的,了解尿布濕了或臟了意味著什么。如果寶寶還有以下表現則更好,如,褲子濕了,就煩躁不安;自己
寶貝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見證一個又一個奇跡的時刻,今年“魔術”已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詞匯和看點,再加上暑期《哈利·波特》的即將熱映,小鬼當佳攜手布奇樂樂園》推出“小小魔法師魔力大PK”系列活動,也為小朋友提供了展示個性風采的舞臺。 7月18日至8月16日,由小鬼當佳、《布奇樂樂園》聯合主辦的“夢幻魔法秀越秀越精彩”大型慶典活動分別在北京天通苑龍德廣場、望京華聯商廈、石景山萬達廣場等主要購物廣場隆重開幕。此時正值風靡全球的電影《哈利波特6》熱映,也為寶貝們期盼已久的夢幻魔法秀集聚了不少人氣。 小小魔法師走秀 “我能讓天邊立刻出現彩虹,也能讓枯萎的小花瞬間綻放;當爸爸媽媽爭論不休的時候,我是他們倆的和平使者;當爺爺奶奶為病所痛的時候,我能讓他們馬上抖擻精神;我不是哈利,可我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力量,那就是勇敢和愛……” 到場的眾多小朋
每一個當父母都希望培養出一個“聰明寶寶”。為了讓孩子更聰明,媽媽們嘗試很多智力開發的辦法。到底如何讓寶寶變得更聰明呢?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可以左右人的智力,如果人腦日益發達,那么寶寶也就會越來越聰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11個有利于智力開發,使寶寶更聰明,大腦更健康的招數吧! 一、睡足睡好 德國科學家發現,每晚睡眠10小時的孩子成績優于每晚睡眠小于8小時的孩子。大腦充分休息,才能提高智力水平。 二、重視早餐 美國科學家實驗證明,在其余實驗條件相
我最害怕媽媽拿出一疊白白的卡片,這時候她會把我叫到她身邊:“來,跟媽媽識字,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玩。” 媽媽教義認“南”字,我不知道什么叫“南”,媽媽也不說,她就是不停地讓我跟她念。 對了,夏天的時候,奶奶燒老南瓜給我吃,老南瓜的“南”字是不是這個“南”字?我想一定是的,因為“南”字跟南瓜很像很像,有根柄,還有大大的肚子,里面還有籽呢。 “腦子在想什么東西?快,跟我念。”媽媽突然沖我吼了一聲。我嚇了一跳,趕緊跟著媽媽念“lai——” “nãn——”媽媽糾正我,“怎么這丟不專心?沒有比你再笨的人了!” 這時,我真希望有客人到我家來,這時,媽媽就會去與客人談天,我就可以去找小朋友玩了。 不少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這無可厚非,也是必要的??傊改噶私獠涣私夂⒆拥男膽B,是不是能讓孩子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這是一個關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成人能夠遵守規則,是孩子得到自由的基本保證。在這個前提下,每一個孩子都會知道他做事情的底線,并且知道這個底線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這樣,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強制和懲罰的生活中逐漸學會如何生活,擺脫“不好的”、“常犯錯誤的”狀態,走上自由的、快樂的、有規則的、成長的軌道。這就是我倡導的愛和自由、規則和平等的教育精神。 0~6歲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規則: 1. 不可以打擾別人。 2. 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3. 從哪里拿的東西放回哪里。 4. 做錯事要道歉,并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5. 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后來者必須等待。 6.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由自己支配。 在實際執行中,父母們遇到了一些困擾:如何實現這些規則?怎樣理解這些規則背后的意義?
對孩子的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周歲以內的寶寶特別依戀母親,感情要求十分強烈,對這個時期對寶寶的獎勵應重點運用感情獎勵。1、擁抱、撫摸、親吻是爸爸媽媽最好的獎勵。當寶寶出現每一點進步時,爸爸媽媽應及時給寶寶一定的感情獎勵。例如擁抱孩子,親吻孩子,用手輕輕地撫摸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給予親吻、擁抱對寶寶來說既是對寶寶某種行為的肯定和鼓勵,又能給寶寶感情上的滿足。2、微笑是一種較為靈活的獎勵方法。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發現,寶寶的行為和爸爸媽媽的表情有密切的聯系。例如當爸爸媽媽生氣時,小寶寶會因此受到驚嚇,甚至大哭大鬧;而當爸爸媽媽高興時,寶寶會手舞足蹈,甚至得意忘形。可以講,微笑對寶寶來講,不僅是一種感情獎勵,而且是一種行為導向。有的爸爸媽媽并沒有給予及時糾正,而是認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剛生下來的小貓,關在只有豎線的屋子里飼養,小貓就不認識橫線。放在外部環境時,連自己的行動都控制不了。同樣,如果人在信息刺激不足的環境下成長,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因此,在嬰兒出生后幾個月內,從外部給以寶寶信息刺激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給予嬰兒良好的刺激?這并不非常難的事情,只要父母隨時注意給予孩子關注,注意對他的愛撫,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有意或無意的舉動都會蘊藏著信息的刺激。因此,為了孩子腦的發育,父母就應想方設法地與孩子接觸,無論對嬰兒微笑還是喃喃細語以及幫他翻身等這些動作,都會一個接一個地傳遞信息,促進嬰幼兒腦細胞的發育。
怎樣利用參觀游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以達到獲得知識和開闊眼界的目的呢? 首先,參觀和游覽時,應該邊走邊與孩子談話。看到什么,就給孩子講什么。發現孩子對某些事物發生興趣,就針對那些事物進行恰如其分的知識教育。講解時要注意知識的準確性。 其二,如果是有目的性的參觀和游覽,則應針對要看的主要內容,事先一些資料,作好知識上的準備。如果無從查找,也應依據說明牌講解給孩子聽。 其三,家長應該明白,除了游玩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觀察,獲得一些知識。因此,觀看植物時,對不同的花和不同的樹要提醒孩子區分。觀看動物也同樣如此,以培養他們比較與鑒別的能力?! ×硗?,游覽名勝古跡,參觀古代建筑時,要讓孩子注意建筑物的形體特征,比例和色彩等,并讓其懂得,這些壯觀的建筑和秀麗的風景,是人們用智慧和辛勤
容忍寶貝的不良行為,甚至為寶貝的不良行為尋找諸如“他累了”、“他沒有午睡”、“他情緒不好”之類的借口,都是父母對寶貝“不負責任”的表現。適當的懲罰是愛的表現,也是規范寶貝行為的有效手段。懲罰遠遠不是打寶貝小屁屁幾下那么簡單的事情,懲罰是一門藝術。談談你對寶寶是如何懲罰的! 冷處理,讓寶貝體驗后果 新西蘭 Bernny 兒子2歲半,女兒半歲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會體罰孩子。如果兒子在公共場所鬧騰,只要不影響到別人,Bernny一般都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Bernny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 Bernny認為,孩子鬧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 ∮卸螘r間,
你與嬰兒之間的感情品質,有助激發嬰兒的腦部發展,健全的感情能力與智力。 舊想法: 在過去,有許多專家把教養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展上。因而產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育的課程。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認為,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展有幫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他們準備好所有的競爭武器,希望培養天賦稟異的小天才。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高玩具。 傳統的育兒專家認為,父母藉由這些游戲可以給予孩子情感上的回饋,并訓練孩子的行為,這些有助于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 新想法: 讓孩子聒噪辨認文字、數字、顏色、形狀,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而不是發展學習能力。這就好象在馬戲團里訓練小馬玩把戲一樣:當小馬滾在地上數到3,它并不是真的會算術,只是在表演一項特
讓嬰幼兒早期進行適當運動,不僅保鍛煉機體,也能促使智力的迅速發育。但專家提示:嬰兒運動應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特點而進行,運動發展循序漸進,千萬不可超前。 滿月:可將寶寶可抱到室外“散步”,每天5-10分鐘。有助于其健康發育。 2-4個月:讓寶寶平臥在床上,先將兩上肢交叉伸屈,再將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時伸屈。每一動作重復2-3次,鍛煉肩部及腿部肌肉。 4-6個月:可握住嬰兒雙腳,將其身體左右翻轉。寶寶翻身尚不自如時,可一手持其腳,一手持其上身幫肋翻身。 6-8個月:在床上,放置一些可滾動的、色彩鮮艷的玩具(帶響聲更好),嬰兒探身、滾爬著去摸拿那玩具,會促使嬰兒協調性、靈敏性得到很好的發展。 8-10個月:讓嬰兒蹲著或跪著,拉住嬰兒雙手,使其立起,以鍛煉其下肢肌肉。 能初步行走:父母可扶他的兩腋,讓其跳動,吊掛游戲
記得樂樂剛學說話的時候,姥爺偶爾教他幾個單詞:“door”“water”“pen”。那時我們只覺得孩子說得好玩,大人聽了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這件事。當我在孩子3歲時看到《寶貝比我強》這本書的時候,立刻買下,在很短的時間里讀完,并開始在孩子身上應用。 說英文期間,孩子有過反感的情況,他甚至會說:“我們是中國人,說中文,不說英文?!蔽乙步洺0炎⒁饬Ψ旁谒挠螒蛏匣蛘咚x的書的內容上,忘了說英文。但這沒關系,他不想說的時候,我就不說,第二天再說。如果我忘了說,等我想起來了就趕緊說幾句。 說的內容都是結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這種詞,以及他4歲學畫畫涉及的顏色,如“土黃”“藤黃”,我以前不會,但沒關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詞霸,邊學邊教。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詞霸網站查單詞的事。有一次,我沒有查字典
聽講座 逛BIBF ———布奇樂樂園“親子閱讀指導會”圓滿結束 外研社兒童發展中心旗下的《布奇樂樂園》于日前亮相亞洲最大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并在展會期間舉辦了“讓我們愛上閱讀——親子閱讀指導會”的主題講座,聽講座+逛書展,家長們通過此次活動更加了解0—6歲幼兒早教閱讀的相關知識。 眾所周知,外研社是國內第三大出版社,旗下擁有《小鯉魚歷險記》、《快樂星球》等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少兒文化品牌。而兒童發展中心是外研社專門設立的,匯聚國內外優秀專家,整合專業早期教育資源和先進教育理念,為0—6歲中國寶寶和年輕父母提供涵蓋早教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產品和服務?!恫计?/p>
看見工人們正在修剪兩旁的梧桐樹。 寶寶問:“媽媽,為什么要剪掉這些樹枝呢?” “因為樹枝太多了,剪掉一些,才能讓余下的長得更好呀?!? “哦。那么,‘春來發幾枝’呀?” “那媽媽怎么數得清楚呢?發很多枝吧?!? “不對不對,我知道的,‘春來發六枝’?!睂殞毧隙ǖ鼗卮?。 “那你數給我看看,是哪六枝呀?” “這個,‘云深不知處’啦,數不清楚的?!? “為什么云深不知處呀?我沒有看見云呀。”媽媽跟兒子搗蛋。 “喏,那不是云嗎?媽媽,你沒有看見嗎?你‘只緣身在此山中’呀。” 這是幾天前我給兒子記的一則日記。把它貼到網上交流經驗后,許多朋友都不相信這是一件發生在不滿3歲寶寶身上的真事,然而事實確實如此。 很多人覺得教寶寶背詩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與之相反,也有很多人覺得這種單純
研究表明,聰明寶寶對外界事物比較敏感,愛笑是他們最大的特征之一。聰明的寶寶一般能較早學會笑,而且笑的次數也比較多。 從寶寶發育的進程來看,一般寶寶長到3個月左右就學會了笑。寶寶的笑分為“天真快樂效應”和“無人自笑”兩種。比如當他看到媽媽或者其他比較親近的人熟悉的面孔,新奇的畫片或者玩具等,寶寶都會一邊嘴里啊啊地叫著,以便手舞足蹈地露出笑臉,這種笑稱為“天真快樂效應”。當寶寶吃飽喝足,精神狀態良好的時候,即使沒有外界刺激,寶寶也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微笑,這種笑稱為“無人自笑”。 研究表明,天真快樂效應是嬰兒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在精神發育方面是一次飛躍,對大腦發育構成一種良性刺激,被譽為智慧的一縷曙光。至于無人自笑,仍是嬰兒在生理需要方面獲得滿足后的一種心理反應,這兩種笑均有益于大腦的發育?;谝陨侠碛桑芯咳藛T認為,如果父母多與寶寶接觸,在保證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