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玄機的母嬰關系 人的心理世界神秘莫測,嬰幼兒的心理更是玄機難解,只有幾個月的嬰兒對母嬰關系的心靈感應能力讓人驚嘆不已。檢查不出原因的腹痛艾爾莎是個只有3個月大的法國女孩兒,每天都會鬧十幾次肚子疼,白天和夜晚都有可能發生疼痛,每當這時她都難受得來回扭動身體,哭鬧不止,伴隨嘔吐,卻沒有腹瀉。所有必要的檢查都做了,卻沒有發現任何器質性的損傷,難道是心理因素導致的生理疾病嗎?她媽媽顯然是很愛她的,這么小的嬰兒還會有什么心理難題呢?兒童精神病專家的診斷兒科醫生實在無法診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兒·盧弗教授那里去了。在單獨會面的房間里,盧弗教授聽艾爾莎的母親嘮叨與孩子病情“無關”的家事。這位母親先前有一小兒子,也是在3個月大的時候,因心臟畸形而嘔吐不止,最后死去了。后來又懷上了艾爾莎,女兒出生之后丈夫便離她而去。她說自己的母
2004年高考,李源以總分813的成績奪得廣東省狀元,而在高考前夕,她已經以優異的成績被美國康內爾大學錄取。 李源的媽媽袁愛玲是位教育工作者。她認為,由于李源對學習具有著強烈興趣,學習成了享受自然就會出好成績。近日,袁愛玲講述了她的教子秘方—— 早教語言,讓孩子對認識世界感興趣 孩子是天生的好奇者,他們生來就喜歡學習新知識。那么,教孩子學習的最佳手段是什么?我認為是語言,包括口語和書面語。 “寶寶起床啦,我們來穿衣服。”李源出生后不久,我就已經開始著手對她進行語言教育了。早上,她醒來,我邊給她穿衣服邊和她說,“今天的早餐是牛奶。”我把她平放到躺椅上,在她面前沖奶、調水溫。每做一個動作都不厭其煩地伴隨著相應的語言表達。 有空閑的時候,我就給李源朗誦古詩。我選擇的大多是七言古詩,既朗朗上口,又押韻動聽。特別有趣
青年夫婦在準備懷孕前要戒煙戒酒保持身體健康,女士在懷孕期間要保證有充分的營養,這樣才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營養物質會影響胎兒的頭腦發育呢? 生理學研究給我們提供了明確的答案:膽堿具有增強記憶力的養分。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理學家威廉姆斯和邁克對膽堿與胎兒大腦發育的關系進行了長期的 研究。他們用加膽堿的水來飼喂懷孕的大白鼠。在小鼠出生后還要注射幾個星期的膽堿。補充膽堿的量相當于正常攝入量的四倍。他們用小鼠在迷宮中尋找食物的記憶試驗證明,在胎兒期補充膽堿小鼠的表現明顯地要比未補充膽堿小鼠的表現要好。當他們把記憶試驗的難度變得越大時,在胎兒期補充膽堿小鼠的表現就越突出。這表明,在胎兒期補充膽堿的小鼠能記憶更多的信息。他們和其他人的研究都反復地證明了這一現象。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當這些小鼠進入老年期后
階段1:0-2個月 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感覺,可能是餓了、尿尿了,或是要人抱他;而當寶寶感到開心、舒服時,也會發出愉悅的聲音。在語言發展歷程中,哭聲和愉悅聲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0-1歲寶寶的語言發展 階段2:2-3個月 寶寶進入「gooing」時期,所謂「gooing」是指當寶寶吃飽、睡足,呈現滿足狀態時,出現探索聲音,發出「呵呵」聲響的情形。 到了3個月大左右,寶寶開始會發出一些元音,像是a、ya之類的聲音。 階段3:4-6個月 寶寶進入「babbling」時期,就是俗稱的牙牙學語期,此時寶寶會發出ba-ba、ma-ma的聲音。爸媽可能以為寶寶會叫“爸爸”或“媽媽”,但專家表示,事實上這只
從媛媛身上,我發現孩子的記憶方式是不同于大人的,他們的記憶力很驚人。 現象一 那時媛媛剛學會走路,一天,一家人忙亂地找外婆不記得擱在那兒的鑰匙,媛媛聽得懂但不會說,也跟在后面找。突然她“記”起來了,獨自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走到電視機柜邊,拉開抽屜,哈,找到了!我們都在場,但只有媛媛將姥姥隨意的一個動作深深記在腦子里。 現象二 媛媛看過的電視劇,只要她再次看到它,一定會說:“我看過的!”而且還能說出其中她所能理解的一兩個的情景。有點奇怪啊,我看成人劇的時候,媛媛總在沙發上蹦來跳去,目光不經意的一瞥就能記住嗎? 而對于她的動畫片,她總能在重播時講出下一個情節該演什么。而當我問她:“你給我們講講這里面的故事吧。”她又回答:“那么長,我怎么能記得住呀!” 一首節奏明快的成人歌曲,媛媛聽過三四遍后,就能大聲地唱出來了,毫不顧及歌詞被她演繹的
發展寶寶的各項智能,環境的刺激和父母的耐心引導必不可少,父母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做起: 用心裝飾兒童房 布置嬰兒房也需要用心,木頭嬰兒床、花花綠綠的墻紙……這樣看似溫馨的嬰兒房其實沒有生命,那么,精致的嬰兒房如何裝飾呢? ·在兒童房間的墻壁上掛一個小籃框,寶寶一旦有一個軟皮球,他就常常會有試著跳一跳的愿望; ·給他拍一些動感照片布置小櫥,文靜的環境里就有了風動; ·在墻角放上一桿球拍,他運動的機會就會增加; ·可以在墻壁上貼一些色彩鮮艷的風景畫,刺激寶寶對野趣的熱愛; ·在裝修的時候,直接噴上檸檬黃或者橘紅色的漆,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環境。 音樂伴寶寶成長 在寶寶3個月以前,每天可定時給他放一些旋律優美的古典樂曲,每次15分鐘即可。寶寶半歲左右,播放音樂的時間可適當延長,除了過于鏗鏘有力的和近乎瘋狂
一個人出生之前在媽媽腹中還是個胎兒,那時他會有記憶嗎?據報道,最近,日本橫濱市婦產科的池川明醫生以嬰幼兒為對象做了一次跟蹤調查,發現有1/3孩子的回答“有記憶”,他們大多數都較詳細地描述了胎內的樣子。對此,池川醫生認為,問題不在于胎兒有無記憶,更重要的是母嬰之間就胎內的事情聊天將有助于加深親子感情。 這項調查實施于2002~2003年,調查范圍包括長野縣軋幌市和鹽九市的36家幼兒園、2家托兒所,共1620個平均年齡4歲的孩子。家長平均年齡34歲,據最終統計結果,有33%的孩子肯定了“胎內記憶”,有21%的孩子記起了出生時的情景,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兩三歲年齡段。 對問卷問題回答“里面很黑”的是2歲、4歲的兩個男孩,回答“像漂浮在水上”的是一個3歲女孩,回答“被繩子拴住”的是一
3個多月的寶寶能坐在大人的一只手上;5個多月的寶寶能站得筆直……更“驚險”的是9個月的寶寶“飛”起來,做了個360度空中大回環,像著名的體操動作“金格爾空翻”!完成這些極限動作,寶寶們還都悠然自得的,好像什么也沒發生過。你能相信嗎?這些寶寶并不是哪兒來的神童,他們不過是接受了MEPA(體智能教學)的普通寶寶。 一堂課累壞媽媽樂壞寶寶 為了一探MEPA課程,近日,記者來到歷下區人口計生局和歷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辦的三優開智嬰童之家。 在1—1.5歲的小寶寶班上,7名寶寶在媽媽的協助下跟著老師在做游戲。一會兒,媽媽們協助寶寶翻身、攀爬木架,一會兒則抓住寶寶雙手、直接提起來個“拉腕抱”……而2—2.5歲的大寶寶班里更是熱鬧得很,所有的寶寶都穿著輪滑鞋上課,還不時來個金雞獨立、跨越障礙的高難度動
據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曾將導致嬰兒低能的眾多有害因素歸納為十大類: 一、感染和中毒是首位重要因素。已經比較明確的是在胎兒期母體感染風疹、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尤其在初孕3個月,容易招致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礙。圍產期羊水感染、嬰兒期腦炎、腦膜炎、性病等嚴重感染,嚴重妊娠毒血癥,孕母受到鉛、汞、化學品和藥物毒性作用,皆可影響腦功能,導致低能。 二、外傷和物理因素導致的發病率比較高 在懷孕期間的放射線照射(診斷或治療)、難產、產傷,胎兒窒息缺氧損害腦神經細胞最為嚴重,孩子低能的發病率頗高。 三、代謝和營養障礙 各種代謝障礙,包括內分泌障礙等皆可導致低能,多數與先天性遺傳病有關(與先天性酶的缺陷有明顯關系)。營養障礙包括各種原因的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四、頭腦疾病 包括腦腫瘤、多發性硬化癥、遺傳性共濟失調、各種神經
22歲的侄女小方在法國巴黎留學一年多,最近回國,給我講了一個法國男孩從小做紳士的故事。 小方的房東是一個50歲的單身婦女,自己擁有一幢8層高的樓房,帶著11歲的小男孩,她與兒子、保姆住一層,剩下的全部出租,小方租了八樓一個16平方米的房間,月租金450歐元。 不久,房東就看出小方是個可愛、有責任心的姑娘,便商量讓她給兒子維克多當漢語教師,條件是免收房租費,小方欣然同意,因為這樣一來,每年差不多能節省5萬元人民幣。從此小方和維克多便成了好朋友,以姐弟相稱。 小方每天早晚要按時接送維克多上學。維克多的家離學校步行只有10分鐘的路,每次他們都是步行,路上一邊交談一邊學漢語,說說笑笑一會兒就到家了。 有一次,小方在學校因考試,放學拖延了半小時,匆匆向維克多的學校跑去,當她遠遠看到維克多悠閑自得地在校門口玩耍時,一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聽說孩子對自己的看法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對他的成長很重要。 在小時侯,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主要來源于他最親近的人對他的看法。如果他的父母經常肯定他的成長,鼓勵他,同時在生活中他又不斷取得成功,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使他更相信自己。這樣,他對自己的看法就是積極的。這種積極的看法就能不斷地鼓勵他自己,成為成長的動力。他就像聰明的孩子那樣去學習、去參加活動。當遇到困難時,他不會害怕,因為他相信自己是能夠戰勝困難的。他會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使自己變得更堅強、更成熟。 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潛能,樹立對自己的積極的看法,這就能使他健康的發展,我認為這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但是,很遺憾,目前在教育中大量存在著貶低孩子、挫傷孩子積極性的弊端,要花大力氣加以改正。
1、故事的開頭很重要。如何將幼兒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必須有新穎的開頭。如用猜謎形式開頭,“頭戴大紅帽,身披五彩衣,夜來它不叫,清早催人起”。幼兒很快就能猜出是“公雞”,聽故事的興趣就被激發起來了。然后告訴幼兒,今天講的故事名字叫《金雞冠的公雞》。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模仿動物的叫聲等形式開頭。 2、在講故事過程中,要做到親切、自然、吐詞清楚、感情豐富、模仿對話要力求逼真,體現不同的角色的性格特點。可邊講邊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豐富詞匯,激發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故事講到臨近結束時,可以停一下,讓幼兒自己猜想故事的結果,允許孩子猜出多種不同的結果,這樣,可以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發展。 4、故事結束時,要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概括,講清一個道理,使幼兒明辨是非,深刻理解。也可以先
由外研社兒童研究中心編寫發行的嬰幼兒早教讀物《布奇樂樂園》近期又有新“成員”加入了。這位“成員”主要是針對2至6歲幼兒的早教英語閱讀產品——《英語小劇場》(Little Audio Drama),即將在九月發行的《布奇樂樂園》中首次同家長、小朋友們見面。 熟悉《布奇樂樂園》的家長們都知道,《布奇樂樂園》是以期刊的形式、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月發行的,每期讀物中,包括成長繪本、游戲書、綜合讀本以及一張融合書籍內容的DVD光盤4個部分。現在每期4部分內容變成了5部分,更加豐富的內容但卻不變的價格,相信一定能給家長們帶來驚喜。 靈活多樣 英語早教快樂化 《英語小劇場》獨創運用“三步幼兒英語閱讀法”,通過傾聽中英雙語廣播劇故事,閱讀英文圖畫故事書,以及認辨積累高頻詞匯和主題詞匯,激發幼兒英語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孩子的英語語音意識和
一位老師曾在一個小學語文教育網站上,看到其他老師在“讀書會”欄目里推薦學生閱讀文學作品《飄》,推薦的熱門書中還包括《簡·愛》、《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這些作品雖然都是經典,但卻不適合兒童閱讀。 《蒲公英的種子》是收入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一首詩:“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一年級學生難免會感到納悶:既然“離開了親愛的媽媽”,怎么還會“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呢?這首詩所表現的內涵,與一年級兒童的情感產生一些背離。 在最近舉行的“首屆上海兒童閱讀論壇”上,與會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教育專家、教師紛紛提出,倡導兒童閱讀,首先要解決成人世界如何引導兒童學會閱讀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讀懂兒童,是引導兒童閱讀的必要前提。
著名小提琴藝術家俞麗拿日前接受本站記者專訪,就培養她的兒子李堅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家談了她的育兒門道。 問:作為出色的藝術家,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你的兒子李堅也和你一樣已經成為一名藝術家了。他是怎樣走上藝術道路的? 答:他出生在1965年,出生后的第二年就開始了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非常時期,不可能像現在的小孩,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怎么樣,有很多的計劃,學音樂也是希望孩子能成為音樂家,或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修養。而當時不可能是這樣的。 問:當時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環境? 答:文化大革命呀。社會環境亂哄哄的,學生們小,還不懂事,也跟著去串聯,我的《梁祝》正在受批判,是大毒草。我都不知道將來還拉不拉琴。那時,我們連自己的將來都搞不清楚,連將來還教不教音樂都搞不清楚,連音樂學院能不能繼續辦下去都不知道,不可能為孩子做任何設想和打算,只是希望孩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時沖動,卻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后果——使孩子產生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這一點,迄今尚未引起廣大家長的廣泛重視。經常挨打的孩子,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 1. 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災難”。可是孩子說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家長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態度更加強硬。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2. 懦弱 如果孩子經常挨家長的拳打腳踢,時間一久,這種孩子一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早期培養,想盡辦法發掘孩子的各種潛能。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自由發展,其實幼兒時期孩子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強行的教導。隨著這一認識的加深,不同的育兒理念也不斷產生。 越花哨,越創造 理學家曾對于創造力高的人進行行為特征的研究,發現他們在幼兒時期便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如果家長能在適當的時期,給予寶寶在藝術方面的啟發,讓他們親密地接觸色彩,就會激發寶寶創造力潛能! 那么,爸媽該如何帶領寶寶進入美術的領域呢? 材料備齊:準備彩色筆讓寶寶做線畫的練習,隨性地涂涂抹抹;為寶寶準備一本隨手可帶的小畫本,在平時帶寶寶外出的時候,可以讓寶寶把他感興趣的東西畫下來 耳濡目染:不要錯過諸如畫
孩子的眼睛總是很好奇,對很多事物的觀察力也很強。說話、走路無一不是通過好奇的觀察得來。但是,當孩子進入到學校之后,爸爸媽媽開始為孩子的成績而心煩,不知道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能夠表現出眾,于是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不如別人聰明? 其實,觀察力是孩子智慧的門戶。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 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進來的。因此,有人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門戶。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較強的觀察力,他的智力很難達到高水平。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在他實驗室的墻上,寫著醒目的六個大字:“觀察,觀察,觀察!” 觀察力是什么呢?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觀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
在我國的一些城市里,不少男性少年兒童在其長輩的刻意“培植”以及影響之下,無論從外在的穿著打扮還是到性格愛好,正朝著女性化傾向發展。一到節假日,大街小巷及公共娛樂場所看到的小男孩,不光著花衣者眾多,甚至還常能見到濃妝艷抹的小男童。有些父母把小男孩如此打扮視為時髦。 有些男孩,不但外表上打扮得像女孩,而且在性格、脾氣方面也趨于女性化,如他們喜歡玩洋娃娃,愛用女孩用的書包等等。有些即使從“外包裝”看的確不失為男子漢的小男孩,心理上也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平時,我們也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男子漢的氣質,遇事膽小,不愛和男同學交往,倒是跟班里的女生挺合得來。這種男孩女性化的傾向應該引起父母和老師的關注。 如今相當部分中小學在對學生的管理中,采取男女“搭配”的做法,如編班時一半男生一半女生分割得十分精細;課堂里也總是以一男一女為同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一般同齡的孩子要聰明,所以喜歡買一些超過這個年齡段的玩具。專家告誡,在給孩子買玩具之前,首先應當考慮玩具的安全性,而不是所謂的“超前益智”作用。 專家表示,如果將適合大年齡兒童玩的玩具給尚且年幼的兒童玩,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意外事故。據統計,在兒童玩具意外傷害中,最常見的是因吞入玩具部件而引起窒息。喜歡將小部件放入嘴里是多數3歲以下兒童的習慣,與聰明與否并無關系。一個智力很出眾的3歲兒童照樣會毫無分辨地將不合適的東西放入嘴中,甚至吞下。 家長在購買玩具時,首先應看玩具上的警示,是否適合孩子。對于那些沒有任何警示標志的玩具,購買者需用常識判斷。對0—3歲的孩子,不要給他們買很小的球類玩具、帶尖頭或有鋒利邊際的玩具。此外,有些玩具的固定部件由于時間玩久了也會發生松動。家長應該經常檢查玩具是否有破損、是否有固定小部件可能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