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年輕父母期盼寶寶能早日告別尿布,但是寶寶“尿布——內褲——獨立上廁所”的過程可能比想象的更長。那么什么時候開始訓練寶寶最理想呢?兒科醫生會說:小寶寶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訓練了,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就迫不及待地將他(她)推進衛生間,只會導致失敗。可寶寶怎樣的表現是“準備就緒”了,年輕媽媽又該怎么辦呢?
一、十個信號:寶寶準備就緒
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大的時候,如廁必要的行為和認知能力已基本發育成熟。但是很多寶寶在情緒上尚未準備好,所以一直到三、四歲的時候才愿意自己上廁所。當你發覺下列信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寶寶已經準備好了:
1、寶寶明確表示樂意與你去衛生間看看究竟怎樣上廁所,也許還會煞有介事地在馬桶上坐坐。
2、寶寶理解廁所是干啥用的,了解尿布濕了或臟了意味著什么。如果寶寶還有以下表現則更好,如,褲子濕了,就煩躁不安;自己將臟尿布往下扯;或者要求你換干凈尿布等。
3、寶寶能聽懂表示大小便的一些詞語,如“尿尿”等。
4、寶寶可以保持2小時以上不濕褲子(或尿布)。
5、寶寶大便正常且柔軟成形。
6、寶寶能夠且愿意聽從簡單的指令,如上洗手間的指令等。
7、寶寶可以幫著提拉褲子。
8、在要排便前幾秒鐘,寶寶似乎可以自己意識到并告訴你(很多孩子會蹲下;或離開房間;或者“表情暗示”)。
9、寶寶的情緒良好,自愿和樂意接受新的變化,不需要經過很大的調整(如,為了適應新同伴或者學校生活而做的調節等等)。
10、寶寶明確表示渴望獨立。如,想成為“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想與爸爸媽媽一樣,自己使用洗手間等。
如果你的寶寶符合大多數“條款”,說明他(她)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進行訓練了。如果沒有,那么最好再等一兩個月。
二、循序漸進:從尿布到內褲
確信小寶寶準備好了之后,你該這樣做——
1、親自示范。
如果以前你上衛生間時從沒讓小家伙“陪伴”,那么現在是時候了。讓他(她)和你一起進衛生間,“實習”如何上廁所,你可以邊“解決問題”邊向寶寶現場解說。告訴他(她)身體部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