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是和人們飲食親密相關的食物,前幾天它被曝光“硼砂門”,那么到底該如何辨別真偽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就在一周前,2012年9月20日,有媒體曝出,五得利集團因涉嫌在面粉中非法添加致癌物硼砂,被工商部門查封了問題產品,其位于河北衡水深州和保定雄縣的工廠也被勒令停工。
短短幾天,五得利集團,這家中國最大的面粉生產企業迅速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來自五得利集團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是全國面粉行業唯一一家入選中國制造業500強榜單的企業,僅北京市場就占有四成的份額,北大清華等大專院校乃至部委機關,大多食用該公司的產品。
正因如此,五得利涉嫌添加硼砂的消息一出,北京、武漢、西安、南昌、沈陽等地紛紛查看自家“面袋子”。
產品下架還是小事,由于事發河北,4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陰影未消,加之五得利又是一家在全國市場占有率接近10%的大企業,更有面粉加工業內人士擔心五得利會成為“第二個三鹿”。
“五得利不是三鹿,不存在非法添加的問題。”五得利集團創始人丹宏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自證清白,9月23日,五得利甚至懸賞百萬征集證據——凡是在供貨商、物流運輸、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找到能證明五得利廠家添加硼砂證據的,五得利將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驚天非法添加大案還是一出烏龍事件?
9月26日,河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給出了最終答案。2012年9月26日上午10時,河北省食安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省內外權威檢驗機構的檢測結果,經過分析研判,河北省有關監管部門一致認定,五得利集團深州、雄縣公司在面粉生產過程中不存在非法添加硼砂問題。這是目前唯一公開的官方結論。
案發滄州,送檢北京
這樁轟動全國的公案事發源頭在河北滄州。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2012年8月28日,滄州市運河區公安分局接到運河區工商分局移交的線索:在轄區內個體商販夏某和李某銷售的涼皮內,分別檢測出國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添加劑硼砂。
硼砂是一種無色半透明晶體或白色結晶粉末,連續攝取會在體內蓄積,引起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成人服用1-3克劑量即會中毒。由于食品中加入硼砂具有防腐、增加彈性和改善口感等作用,因此面食、肉類中添加硼砂的行為屢禁不止。中國早在1979年就將硼酸和硼砂作為禁用的食品防腐劑。2008年衛生部將其列入《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后,更被執法部門列為嚴打的對象。
然而,被刑事拘留的夏某和李某均稱加工涼皮過程中未添加硼砂等物質,可能是制作涼皮的面粉存在問題。公安部門遂對兩人所用的面粉抽樣送檢,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檢測報告顯示檢出硼砂。
隨之,滄州市運河區民警對提供面粉的五得利面粉經銷商展開調查,對涉案面粉進行封存并抽樣送檢,經檢驗,取樣的面粉硼砂含量為4.33-4.66mg/kg之間。
9月13日,滄州市公安局將三份檢測報告和相關情況移交給滄州市工商局,并建議該局根據工商部門的職責,對該市流通環節和生產地的“五得利”面粉,依法迅速采取相關措施,防止造成危害。
不過,這一執法取證過程,當事一方五得利公司似乎并不知情。五得利公司后來發給媒體的聲明中強調,該公司始終沒有接到任何部門發來的關于產品不合格的通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