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行業身陷塑化劑門,但從白酒行業的默認塑化劑的存在,到無人負責塑化劑檢測,充分揭露了中國白酒檢測標準的漏洞。究竟白酒的塑化劑從哪里來,是不是人為添加的呢!
中國白酒行業遭遇空前危機。主角正是曾讓臺灣食品行業元氣大傷的塑化劑。本月19日,21世紀網發表報道《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 260%》稱,將438元/瓶的50度酒鬼酒送第三方檢測出DEHP、DIBP和DBP三種塑化劑成分,含量嚴重超標。消息出來后,酒鬼酒停牌,A股白酒板塊最大跌幅超過6%,市值蒸發330億元。
中國酒業協會19日晚發表聲明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聲明還稱,白酒產品中塑化劑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等,而白酒自身發酵環節不產生塑化劑。但聲明并未平息風波,而是將公眾對白酒安全的擔憂擴展到整個行業。一時間,“企業故意添加塑化劑”、“塑化劑檢測有漏洞”等質疑不絕于耳。
據新華社最新消息,針對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事件,湖南省質監局非常重視,已責成湘西州質監局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等工作。
推薦閱讀:白酒塑化劑超標事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