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標準
爸媽們看重奶瓶的安全,買起來很盲目
“在嬰幼兒產品中,一個孩子一般只用兩三個奶瓶,消費量不大,但畢竟是寶寶吃飯的家伙,媽媽們會特別強調其安全性。”華嬰嬰幼兒用品店的彭店長介紹說。
在咿呀、貝貝熊等嬰幼兒用品店里,各種規格和材質的奶瓶整齊擺放,一手拿一個,比較材質、比較容量,進行各種比較,是正在選購的媽媽們的主要姿勢。“在寶寶出生之前,我就做奶瓶攻略,網友朋友講這種好,就去看這種,說那款更安全,就會去瞄那一款,前后找到七八家店,才買好。”
記者在市場上看到,奶瓶的價位相差甚大,同樣是初生嬰兒60毫升裝的,有二三十元一個的,也有三四百元一個的。在材質上,有塑料、玻璃和硅膠三種。從各家嬰幼兒用品店了解的情況來看,50元-80元價位的奶瓶賣得比較多。硅膠的價格偏貴、玻璃材質的擔心有安全隱患,塑料的是更多媽媽們的選擇。
十位家長在接受隨機采訪時,記者發現媽媽們有個不約而同的奶瓶選購標準,那就是認“牌子”。
剛剛晉升爸爸的市民黃先生坦言,剛到母嬰超市看到貨架上一排排的奶瓶,真的有點無所適從,最后干脆根據導購員的介紹,選了其中最貴的牌子。
奶瓶標識
不同品牌產品五花八門,銷售人員都不很清楚
對于奶瓶生產企業來說,《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企業聯盟標準填補了奶瓶產品行業安全標準的空白。而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目前我國0至3歲嬰幼兒數量近5千萬,按照每人每年使用3個奶瓶保守計算,年消費量超過1.5億個。這么大的市場容量,奶瓶生產卻一直是各行其道,市場上的奶瓶也是各種各樣,其標識也是五花八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