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嬰兒配方奶粉發(fā)現(xiàn)致癌物砷
據(jù)臺灣"中央社"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嬰兒配方奶粉中發(fā)現(xiàn)致癌物砷。檢出砷的產品主要是添加有機糙米糖漿甜味劑的谷片棒及嬰兒配方奶等,這些產品的含砷量超過美國瓶裝水規(guī)定。研究人員說:"其中至少有一種嬰兒配方奶粉樣品中含有的砷,超過了美國政府規(guī)定的飲用水標準的六倍"!
嬰兒配方奶粉中的砷可能來源于稻米
最近,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一些食物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食物使用有機黑米糖漿作為甜味劑。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研究人員表示,部分食品利用有機糙米糖漿做為甜味劑,取代高果糖玉米糖漿,但稻米卻可能是無機砷主要來源。
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對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市(Hanover)購得的17種嬰兒配方奶、29種谷片棒及3種機能飲料進行了檢驗。
"環(huán)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刊出的報告指出,在2種明列摻有機糙米糖漿為主要成分的嬰兒配方奶中,驗出其中1種砷總濃度竟高達10ppb,是聯(lián)邦政府瓶裝水含砷量規(guī)定6倍。
寶寶勿選含有機糙米糖漿的配方奶
美國對食物中的含砷量并未明確規(guī)定,因此研究團隊表示,此次研究顯示"迫切需要"對此加以管理。
研究團隊領導人杰克森表示:"每2、3天吃1根谷片棒,我不認為有很大風險,但我們以往可能未曾考慮到它會是砷的來源。"至于小寶寶和學步的嬰兒,他說,最好要避免食用含有機糙米糖漿的配方奶,直到當局對食品中含砷濃度有明確規(guī)定。
研究團隊表示,高濃度的砷具毒性,慢性暴露可損及肝臟、皮膚、腎臟及心血管系統(tǒng),尤其對幼小嬰兒傷害更大。
砷的危害
砷中毒(常稱砒霜中毒)一般都是由口服引起的。砷急性中毒的癥狀有兩種類型,即麻痹型和胃腸型。其中尤以胃腸型較為常見。大量砷化物進入體內,可以麻痹中樞神經,出現(xiàn)四肢疼痛性痙攣,意識模糊、譫妄、昏迷、脈搏速弱、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數(shù)小時內因毒物抑制中樞神經而死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