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碼雙平臺雙追溯”
據省藥品流通行業協會、長沙市藥品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黃修祥介紹,由長沙市藥品流通行業協會起草的全國首部《長沙市試行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行業自律規范》(下稱“規范”)已經起草完畢并送審,“該規定將為規范藥店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提供標準,也希望能成為全行業的共同規范”。
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長沙市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奶粉試點工作順利啟動,長沙市藥品流通行業協會制定了“規范”,嘗試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上構建“政府部門引導、行業協會牽頭自律、經營企業自覺參與、市民群眾共同監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模式。
長沙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處處長劉伊武說,“規范”明確要求,要按照“藥品”的標準來銷售奶粉;要做到專人、專區、專柜銷售;在藥店內設立專區和專柜,并在顯眼位置粘貼統一的標志和提示牌,以便于市民辨認。
“該規范最大的特點是‘雙碼雙平臺雙追溯’。”劉伊武表示,“‘雙碼’包括商品條形碼和流向查詢碼;‘雙平臺’指的是監管部門監管平臺,消費者服務查詢平臺; ‘雙追溯’可以完成向上追溯到生產企業,還可追溯到經營企業、消費者。”
長沙首批將試點100家藥店
“長沙目前有藥店3800家左右,我們計劃分批推廣奶粉進藥店,首批100家試點銷售奶粉的藥店,打算從各方面比較成熟的連鎖藥店中選出;明年上半年,爭取試點銷售奶粉的藥店增加到200家。如果實施情況好,再進一步推廣。”劉伊武介紹,原擬于今年7月啟動奶粉進藥店試點工作,由于食藥監機構要進行改革等相關工作,啟動試點時間將延后,“具體什么時候還不好說,但年內肯定會啟動。”
黃修祥介紹,全省有51家連鎖藥店,90%都開始經營奶粉。目前,國家認監委確立了13個國家41個進口品牌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協會將對藥店進口奶粉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山寨奶粉無法進入藥店。
觀點
奶粉銷售以藥店為主是“必然趨勢”
在臺灣,奶粉銷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藥房。據統計,有超過7成的消費者(72.7%)在連鎖或非連鎖藥房購買奶粉,15.1%選擇母嬰店。曾去臺灣考察取經的老百姓大藥房孕嬰童事業部總經理彭艷說,十幾年前,臺灣的奶粉銷售通路分配還是1/3在超市大賣場,1/3在母嬰店,1/3在全聯社(一種前身為福利性的零售業態),“但隨著專業化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奶粉最終進入以藥店為主要渠道的專業化市場里,這是必然趨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