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史上最嚴嬰幼兒乳粉細則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以下簡稱“細則”)規定,生產嬰幼兒奶的乳企,必須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達到標準,更換新證,否則不允許生產。28日,省食藥監局通報了我省乳業換證情況。飛鶴、完達山、搖籃等25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通過換證審查。可生產嬰幼兒奶粉的乳企與換證前相比減少了18家。其中“龍丹”由于新建嬰幼兒配方乳粉廠房設備部分不到位,不符“乳粉細則”要求,沒有申報換證。
飛鶴、貝因美第一批獲新證龍丹不符新規沒申報
“我們成立了專門的團隊,針對細則中的條款分析研究,檢查軟硬件差距制定整改措施。”雙城雀巢有限公司代表說,公司今年3月28日獲得新證。此外,飛鶴(甘南)乳品有限公司、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都于今年3月2日獲得新證,是我省第一批獲得新證的乳企。
據省食藥監局副局長張守文介紹,我省是全國最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基地,原來有4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細則”出臺,只有25家通過審核獲得新證。3家乳企因自身生產規模小,不具備更換新證的條件,放棄了換證申請,不再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8家是生產基粉的乳企,不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這樣的終端產品,按“細則”不頒發新證,頒發普通的乳制品生產許可證;7家乳企的相關條件沒達到標準,允許其保留原來的生產許可證號,進行停產整改,為期兩年。整改期內,不得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整改達標并通過審核后,再頒發新的生產許可證。
張守文說,龍丹沒有申報換取新證,主要是因為龍丹新建了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廠房,只有部分設備設施到位,離“細則”要求還有距離,現正在停產完善中。
25家乳企累計投入2.7億
“為了獲得新證,我們投入改造的費用4000萬元都打不住。”飛鶴乳業生產部賈經理細數了幾項需要大投入的改造項目,GMP車間改造投入約1000萬元,進廠原料等全項檢測設備400多萬元,金屬檢測儀上千萬元以及價值上千萬元的可追溯系統改造。“細則”出臺前,飛鶴的部分產品就能做到可追溯。此次又增加了積分、防竄貨等功能,并要求所有工廠都做到產品企業內部可溯源,流向可追查。
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雙城分公司產品質量控制部部長李曉蕾說,倉庫加了風淋系統,購進了X光機,異物檢測機、風速儀等檢測儀器,投入達到569萬元。“這次實施的‘細則’,參照了藥品監管模式,與之前相比增加了清場的管理。”她舉例道,就像今天當班結束后,對現場所有物品進行清理,并填好記錄。避免了混淆產品、交叉污染等問題,在衛生、質量控制方面有了提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