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買奶粉3個多月了,感覺質量有保障,心里踏實。”昨日,在湘雅路上一家藥店,市民華女士正在奶粉專區為9個月大的寶寶選購奶粉。不過,在偌大的奶粉專區,卻只有她和另外兩名顧客,與藥店其他區域相比,人氣明顯差很多。
去年9月底,全國多個城市開始試點“藥店賣奶粉”。長沙雖然沒有被列入試點城市,但一些藥店也已陸續開始試水奶粉銷售。藥店銷售奶粉,消費者習慣嗎,會不會買賬?價格會不會比超市貴一些,能刷醫保卡嗎?藥店作為超市、母嬰店和網絡之后第4個加入銷售競爭的渠道,能否成為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的救贖之舉?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調查奶粉進藥店成“一廂情愿”
去年6月,國務院轉發食藥監總局、工信部等聯合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參照藥品管理法嚴格管理”、試行零售藥店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等舉措。之后,北京、成都、西安等多個城市開始實行“藥店賣奶粉”試點。長沙雖然不是首批試點城市,但多家藥店也已低調試水奶粉銷售。然而,記者連日來走訪市內各大藥店發現,奶粉專區的人氣明顯不如藥品區旺,相比之下甚至有些慘淡。
記者先后走訪了晚報大道、芙蓉路、韶山路以及部分社區的數十家藥店,除老百姓、養天和、千金、益豐等少數藥店出售嬰幼兒奶粉外,其他藥店表示暫不賣奶粉。在銷售奶粉的部分藥店中,奶粉也并沒有擺放在顯眼的位置。暫未銷售奶粉的部分藥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還在觀望中。
在韶山路上一家連鎖藥店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雖然裝修得比藥店其他區域更為打眼,但與藥品區相比,其人氣明顯冷清了不少。
老百姓大藥房東塘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是今年4月開始試賣奶粉的,剛開始時也不太被關注。試運行時奶粉銷量沒有達到預期,5月底開始,該藥房全面鋪開奶粉銷售,并加大了優惠力度,銷量有所上升。
據了解,不僅是長沙,在北京、浙江等試點省市,奶粉進藥店同樣不被消費者買賬。
分析多數消費者為何不買賬?
奶粉進藥店,消費者為何不買賬?“去藥店買奶粉,給人的感覺不太好,不習慣。”王女士的兒子今年1歲了,她一般是去超市或母嬰用品專賣店買奶粉。而市民胡先生根本就不知道在藥店還可以買奶粉,“我在超市、母嬰店和網上都買過。藥店是賣藥的,賣奶粉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