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梓
最近的熱播劇《小舍得》,有一幕讓我格外揪心。
為了給孩子爭取到一個金牌班的名額,蔣欣飾演的媽媽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不惜當眾向老師道歉:
“是我冤枉了鐘老師,是我的錯,也請鐘老師理解身為母親對孩子的心。
為了孩子,當媽媽的可以吃苦、受累、受委屈,但就是聽不得別人說孩子半點不是。
只要是關系到孩子的,沒有哪個父母能始終保持理智。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誰愿意赤眉白臉,掙命一樣?
當父母之前,誰還沒點傲氣了?
孩子他什么都不懂,就是被媽媽逼著、熬著。
他一點一滴考出來的分,如果砸在我這個當媽媽的手里,那我是無論如何都對不起孩子的……”
是啊,連一向眼高于頂的媽媽“蔣欣”都能彎下腰,低了頭:
比起孩子,面子算什么呢?
別說當眾道歉了,就算是赴湯蹈火,想必媽媽們也會在所不惜。
這就是中國媽媽的縮影——
不論平時再怎么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只要到了孩子那兒,照樣舍得拋下自尊,舍得了面子。
之前,有一檔綜藝節目中的選擇題戳中了無數觀眾:
老大要上小學,老二即將出生。
你是要A:舍棄學區房,改善居住環境?
還是要B:繼續住在條件糟糕的學區房里?
明眼人一看,這都不用想,直接選A??!
可你猜怎么著?
現場沒有一對父母選擇了A。
那些選擇A的,大抵都是沒結婚生娃的。
對此,有位嘉賓的話讓人為之動容:
“學區房近一點,孩子上學方便,還能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甚至中午能回家吃飯。
為了孩子,我覺得大人是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的?!?/p>
世上本無光,但父母卻活成了孩子心中的那束光。
突然想起之前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一個片段。
顧佳為了讓孩子能讓更好的幼兒園,舉家搬到高檔小區,背上高額房貸。
又為了孩子能通過面試,親自幫校董夫人提鞋,自己則光腳走樓梯。
卑微嗎?
卑微。
但這就是一個母親最真實的樣子。
曾看過一個很扎心的視頻。
2歲那年,小男孩因意外腦癱成了植物人,生病一年多,花光家里所有積蓄。
父親不堪重負,背井離鄉。
從此媽媽挑起生活重擔,并改信佛,在廟前三步一拜,為兒祈福。
她最大的愿望,只不過是希望孩子早日蘇醒,喊她一聲媽媽。
如此簡單的訴求,竟成了她最卑微的渴望。
猶記得臧鴻飛說的那句話:
“為人父母,我們為了孩子,可以卑微到塵埃里?!?/p>
所以,不要去嘲笑那個彎腰的母親。
她或許姿態并不美觀,甚至還有點狼狽,但這是她能給予孩子最深的愛了。
如果世界首富有排名表,那“父母”一定位居榜首。
那是因為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真的是傾盡了所有。
《小舍得》中的米桃,出生于貧寒家庭,爸爸開雜貨鋪,媽媽是保姆,每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條件在大城市是一點競爭力都沒有的。
但米桃卻很爭氣,次次考試都得第一。
當所有的家長削尖了腦袋,想把孩子塞進金牌班,都不一定塞得進去的時候,米桃卻以滿分奪冠,贏得金牌班的入學名額,老師都驚嘆她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上,還是不上呢?
對于這么一個拮據的家庭,學費五六千可真的沒那么容易。
但是當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就算再沒用,也不想給孩子拖后腿。
為了給孩子交學費,米桃媽的自行車快散架了都舍不得換,而米桃爸則打算一邊看店,一邊跑腿掙錢。
你看。
每一個囊中羞澀的父母,都有腰纏萬貫的瞬間。
這個瞬間,只為孩子。
四川瀘州,有個15歲的斷指男孩李鎮川。
他6歲學聲樂,9歲學鋼琴,小小年紀斬獲大獎無數,并在12歲就通過了鋼琴10級。
這橫空出世的背后,哪離得開父母的奮力托舉呢?
他的父母都是盲人,一家人生活拮據。
為了支持孩子學鋼琴,他們沒日沒夜地往返按摩店打工。
每多按一次摩,就能離孩子的夢想更近一步。
家徒四壁又怎樣?
只要孩子喜歡,只要孩子有夢想,為人父母說什么也會全力以赴。
這就是中國式父母,寧愿苦自己,也不愿委屈孩子。
寧愿自己吃生活的苦,也不愿讓孩子遭平庸的罪。
他們也是凡人之軀啊,但卻為孩子構造出了最堅實的壁壘。
網上有個問題:怎樣才能激發一個人的無窮潛力?
給她一個孩子就夠了。
鄒小容,一位快遞女騎手。
5年來,每天跑五六十單,總路程超過13萬公里,跑壞了3輛電動車。
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她都風雨無阻,好像人生中只有賺錢一件事。
眾人疑惑:這女子每天都在賺錢,怎么看起來還是那么窮呢?
原來,她兒子生病了,尿毒癥。
醫生說活下去的可能性幾乎是零,一度只能在ICU續命。
不信命,她也不服命。
從那以后,她就一邊照顧兒子,一邊當騎手送餐。
晚上定價高,她就常常跑到凌晨三四點;暴雪天沒人和她搶單,她就專挑這種惡劣天氣。
5年來,病床上的兒子成了她唯一的動力:
“孩子生病了,有錢沒錢都要給他治病,這很正常,沒有辛苦不辛苦。”
當一個弱女子變得這么英勇無畏,不用問,她肯定是為了孩子。
這輩子,可能也就只有她,愿意給你兩次生命。
天下父母何其相似。
他們擁有孩子,就擁有了軟肋,為孩子的健康憂心忡忡、多愁善感。
另一方面,他們也擁有了最堅實的鎧甲,勇敢地為孩子沖鋒陷陣,對抗一切風雨。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
當你愛著孩子,孩子也在偷偷愛著你。
當你被生活折磨得茍延殘喘,會發現孩子就在后方,默默擁護著你。
就像劇中小米朵說的那樣:
“我覺得現在已經很好了,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就非常好!”
孩子想要的很簡單,一個陪伴足矣。
孩子的感知力也很強,她知道父母不易,所以才會格外珍惜與理解。
全天下的孩子和父母,都是在彼此溫暖、互相鼓舞。
也許,這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滿足。
——End——
作者:桑梓,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