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孩子有自閉癥的苗頭,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及時地到醫院進行干預,通常來說,早期干預的孩子們,基本上在日后都能夠完成自理以及比較正常地生活,家長們也不需要太過操心,但是沒有及時干預的孩子,情況相對來說,普遍要差一些,那我們具體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閉癥
自閉癥也可以稱為孤獨癥,泛指發育障礙,臨床癥狀有興區范圍狹窄,行為方式刻板以及交流有障礙,需要進行長期,持續的治療,嚴重的情況下需要增加一定的藥物干預。自閉癥也有分為冷漠型和被動型,冷漠型就是患兒除了自己需要的事兒以外,幾乎不和別人做交流,而被動型就是孩子不會主動和別人交流,但是也不會刻意躲避別人的主動親近。
對于自閉癥,比較容易踩到的雷區有以下這些。
第一:獨生子女,平常喜歡獨處,所以懷疑是自閉癥。家長們不能這樣粗觀察,要細觀察,除了家里,我們還需要觀察孩子和別人交往時候的情況,說不定孩子只是不喜歡和家長交流,但是喜歡和其他人交流,也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第二:別人家孩子自閉癥用這個方法治好了,我們直接用他那個方法吧。當然不可以,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就像體質熱的人發燒了,用涼的藥治好了。體質涼的人發燒了,可不一定能用太涼的藥,對吧?
我們不要盼望著自閉癥會在孩子長大后自然消失,因為這樣的案例比較少,一般來說,干預以后會有所好轉,但是不干預自己完全消失,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家長們發現孩子患有自閉癥,千萬不要冒這種風險。
自閉癥是一種無傳染的癥狀,如果我們身邊有小孩子患有自閉癥可以放心地給予他適當的關愛,而且家長們也要注意,平常不要太過冷漠對待孩子,不然孩子后天患自閉癥的幾率會上升。
我們可以放心的一點是,自閉癥患者一般來說都比較地遵守制度,渴望別人的接納以及認可,所以一般來說,自閉癥患者是很少會做出對社會有所危害的事情。如果有自閉癥患者做出對社會危害的事情,這也只是一種個案而已,我們不要對號入座。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家長們就要考慮是否需要帶孩子去尋求醫生幫助了。
孩子在1歲的時候,呼叫他的名字沒有反應。
18個月的時候,不會玩“假裝游戲”。比如說:假裝給洋娃娃洗澡,哄毛公仔睡覺等。
避免眼神交流,喜歡一個人獨處。
不停地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同樣的詞語和短句。
到3-4歲以后,還是問非所答,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
以上的這些情況,家長們就要注意了,越早發現越早干預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重點還是多說一次,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等著孩子自己長大以后再慢慢變好,因為這個幾率微乎其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好還是及時到醫院確診,及時讓醫生干預,必要時候也要聽從醫生服用一些相應的藥物,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自閉癥并不可怕,它沒有傳染性也沒有太大的社會危害性。當身邊有孩子患有自閉癥的時候,我們可以放心地多多給予他幫助以及包容,相信患兒會越來越好,并且在日后也會牢牢的把你記在心里,最后,愿自閉癥患兒都能夠早日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快快樂樂地成長起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