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從樓上墜樓,媽媽大喊“不準扶”,醫生卻夸贊媽媽做得好
小孩子們大多都非常的活潑好動,而且因為對危險不怎么敏感,有很多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特別危險的事情,這讓許多父母們都非常的擔心。
圈圈是一名三歲的小男孩,因為爸爸媽媽的顏值都不低,所以小圈圈非常的可愛,很多大人都特別喜歡圈圈。由于有孩子要養,圈圈的爸爸媽媽始終都拼搏于崗位之中,為了讓自己可以更加安心的工作,圈圈的媽媽決定將孩子送到爺爺家去,讓孩子的爺爺奶奶照看,畢竟圈圈還沒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之后,圈圈媽媽見孩子的機會便少了許多,但不論有多忙,只要一到周末,圈圈媽媽都會去孩子的爺爺奶奶家,陪孩子一天。
久而久之,圈圈自己也掌握到了規律,他知道只要一到周末爸爸媽媽便會過來看他,所以每到周末的時候,圈圈都會到陽臺上眼巴巴地望著媽媽到來的方向。這個周末,圈圈照舊在陽臺上等媽媽,過了一段時間,媽媽的身影終于出現在了拐角處,興奮的圈圈高興的直接爬上了欄桿,爬上欄桿后,小圈圈一下沒抓穩,竟是直接掉下了樓,把媽媽嚇得肝膽俱裂,好在圈圈的爺爺奶奶家住在三樓,孩子掉下去之后并沒有直接身亡。
爺爺奶奶發現孩子掉下去之后也嚇壞了,他們連忙趕到樓下,爺爺更是想要直接動手去抱圈圈,就在這關鍵時候,圈圈媽媽連忙喊了一句,''不準扶!'',看著兒媳這么嚴肅的表情,爺爺終于也反應了過來。后來救護來來了,醫生知道了圈圈媽媽的所作所為后,當場就直接夸到,''做得非常好!很專業,要不孩子的傷就更嚴重了。''
那么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才能降低孩子受傷的概率呢?
第一,做好防護工作,在一些可能發生意外的地方做好防護工作,尤其是一些孩子一努力就可以爬上去的地方,家長們更是要破壞其攀爬條件。
第二,平時生活中告訴孩子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讓孩子樹立起安全意識。
第三,盡量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這樣家長們便可以一直照顧到孩子。
假如發生意外,家長們又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不要隨便亂動孩子,家長們不是醫生,隨便亂動受傷了的孩子,可能會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第二,及時撥打120熱線。專業的人處理專業的事,孩子受傷后及時撥打120,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及時得到救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