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生在世,一輩子不會生病幾乎是不可能的,想要生病好得快,不是打針就是吃藥。小時候最怕的就是吃藥,沒別的原因,就是要太苦了。
似乎每個孩子都會害怕吃藥,小孩不吃,家長們要么逼要么哄,哄孩子吃藥有多難?這位寶媽為了讓娃吃藥,狠心對娃用起了“套路”!
寶媽的娃才三歲,處于各種敏感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執拗。
寶寶不舒服,寶媽為了讓孩子恢復健康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帶娃看病,醫生給開了中藥。中藥雖然溫和,但大多很苦,別說寶寶不想喝,連一些大人都難以下咽,寶寶自然也不愿意喝。不過,這位萌寶有自己的原則:要喝可以,只能喝六口。
看到這,有網友猜測,這位怕不是只會數到6吧?寶媽端的這一碗藥肯定不止6口,不過寶媽也答應了寶寶:好,就6口。
于是就數數,一二三四,到第五口開始都是“最后一口了”,寶寶喝完趕緊接上“最后一口”,每一口都是最后一口,這套路似乎和以前校長發表講話時強調“我只講十分鐘”的套路有點相像。
沒想到寶寶竟然也沒發現,最后還是把藥喝完了!看到寶媽的喂藥方式,網友們驚呼:像極了小時候被騙的我!
強逼寶寶喝藥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很可能讓寶寶被嗆到,甚至導致寶寶窒息,但孩子生病卻又是不能不喝藥,那寶寶不愿意吃藥咋整?
1.“以假亂真”式
一些網友表示不如來一招“偷天換日”,比如把牛奶瓶稍微改裝,把牛奶換成藥汁,給娃遞過去喝上,相信大多數寶寶不會第一時間察覺,稀里糊涂就把藥喝光了。
雖然這種“以假亂真”的方式略微“卑鄙”,但對于十分抗拒吃藥的寶寶來說算是萬全之策了!
2.“甜言蜜語”式
許多家長表示,自家娃不愿意喝藥,全靠爸媽一張嘴哄,夫妻倆配合出演,說盡好話就對了,因為沒有哪個寶寶是不喜歡聽好話的。
比如寶媽喂娃喝藥時,把寶爸安排在一邊,先把藥放在寶寶面前,故意和寶爸搭戲:“XX爸,你看我們寶寶多棒,能自己喝藥!”這時寶爸賣力夸寶寶就對了。寶寶一聽到夸獎,心情自然會好,吃藥也變得干脆了!
3.“吃藥獎勵”法
還有的網友表示,甜言蜜語只能對小小的寶寶起作用,想讓大一點的寶寶吃藥,還是“獎勵法”有效。
比如跟娃商量好,若是乖乖把藥喝完,就能多看半個小時動畫片,或是買一本小繪本等等,只要不過分,孩子的要求都能滿足。不過這個方法不宜多用,不然容易讓寶寶得寸進尺,每次都以此來要求家長。
對于這些“套路”喂藥方式,網友們持不同的態度,有的認為是好方法,自家娃不配時也可以這么做,只要娃能吃得下藥,“不折手段”也沒啥。不過也有的家長認為,這些屬于欺騙孩子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實在不好,現在的孩子也不笨,一眼就能看穿父母的小伎倆,所以這些辦法不僅沒有用,還會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倒塌”,所以這些方法都不大行!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真正意識到吃藥的重要性,那又該怎么認識?
首先可以從小就給寶寶科普“人為什么會生病”,以及“為什么要吃藥”等小知識,寶寶也不是不講理的,了解這些知識后自然就會有所重視。其次家長平時也要多給孩子強調“生病吃藥能好得快”,進一步引起孩子的重視。
另外,家長們也要想辦法減少孩子對吃藥的恐懼感,最好不要欺騙孩子說“藥是甜的”,而是如實告訴孩子藥的味道,比如喝起來像什么味道,苦的程度是多少等等。
喂寶寶喝藥一定不能強灌哦,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心甘情愿地喝藥,如果不行的話稍微“哄騙”也沒問題!
——————————————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