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生命的降臨對于一個正常的家庭來說,是喜上加喜。每天來探望寶寶的親朋好友都想抱抱他,來表示自己對新生兒到來的喜悅之情。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動作,卻富含了很深奧的知識,若是沒有掌握好方法,可能會對寶寶的脊椎發育帶來傷害。
一、嬰兒的脊柱發育過程
1、第一個過程:0-3個月
嬰兒幼兒對自己的生存要求比較簡單,并不復雜,整天除了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他們剛離開讓自己賴以生存的子宮,獨身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對于這個陌生的環境,此時的他并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安全感,需要從我們的懷抱當中尋找她想要的安全感。
有帶娃經驗的寶媽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的脊柱都比較直,身體特別柔軟。等到第三個月時,才逐漸得學會抬頭,才讓嬰兒的背部、頸部才獲得相對應的運動。脊柱才漸漸的形成第一個彎曲,也被稱為“脊柱前凸”。
2、第二個過程:3-6個月
3-6個月的嬰幼兒的睡眠時間比較漫長,但是貪玩的時間也慢慢的變多,寶寶的脊柱也跟著日常的玩耍和運動而得到合適的鍛煉。
滿了6個月的寶寶也步入“坐”的大運動當中,脊柱的第二個彎曲也隨之出現,又被稱為“胸椎后凸”。
3、第三個過程:6個月-1歲
6個月以上寶寶,睡眠時間漸漸的變短,越來越貪玩,也逐漸的掌握住了爬和坐等大運動,脊柱發育發過程也比較迅速。滿了一歲的寶寶,也很快速的迎來了他脊柱發育的第三個彎曲,稱為“腰椎前凸”。
一歲左右的寶寶,脊柱才慢慢的走向定型的旅途,并沒有發育完全,等孩子到5-7歲時,他脊柱才基本定型。
孩子的脊柱會隨著寶寶的年齡發生變化,17歲左右的孩子,脊柱才徹底定型,幾乎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由此可見,一歲以內的脊柱發育對孩子的成長最為重要,一定要打好基礎。有助于寶寶的脊柱發育,養成一個完美身形,減少駝背、高低肩的機率,因此,保護好寶寶的脊柱從抱娃抓起。
二、抱娃娃時的錯誤示范
錯誤一、雙手緊抱嬰兒腋下,使其頭部后仰
這種抱娃方式是我們最常見的,但是這種抱娃方式對于三個月內的寶寶來講,這是極其錯誤的抱娃方法。會給他的脊柱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不適合月齡小的寶寶。
三個月內的寶寶身體比較柔軟,頸部的肌肉還沒有得到相對應的鍛煉,這個階段的嬰兒正處于頭重腳輕的特殊階段,而雙手緊抱寶寶腋下,使寶寶的頭部下垂,會增加脊柱的壓力,造成脊柱彎曲的危害。
錯誤二、不斷地搖晃寶寶
有很多的新手父母因為缺失帶娃經驗,對于寶寶的哭鬧、哄睡都束手無策,弄得寶媽手忙腳亂,為了讓寶寶更快的進入睡眠或快速的平復好心情,所以會抱起寶寶,不停的搖晃。
但是長期的搖晃寶寶會讓他對搖晃產生依賴性,也會出現“嬰兒搖晃綜合癥”,嚴重的還會使寶寶的智力受損。
除此之外,把寶寶豎著抱也是我們經常做的事情,因此家長們不要減少寶寶哭鬧的次數而采用搖晃寶寶的方式去哄娃。
如果豎抱孩子,他的頭部不會東倒西歪,頸部能夠完全的支撐起頭部的重力,那就可以采用豎抱,雖然可以采用豎抱,但是豎抱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掌控在30分鐘以內。
如果豎著抱孩子時,頭部會出現左右搖晃、東倒西歪的現象時,就說明寶寶的頸部不能支撐起頭部的重量,那最好不要采用豎抱。
三、不同月齡的抱娃方式
1、0-3個月
0-3個月的嬰兒最正確的帶娃方式就是把孩子安靜的放在床上躺著。只要寶寶自身沒有要抱的需求,那就不要去抱他,以免養成抱睡的習慣。
(1)橫抱法
我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孩子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最適合橫抱。當抱起寶寶時,我們需要用手托著孩子的屁股,另一只手則是托著孩子的頭部,防止他的頭部下垂,這樣能帶給孩子安全感,也比較舒服。
2、3-6個月
(1)面對面法
3-6個月的寶寶的骨骼發育比較完善,不會那么柔軟,這時可以采用面對面的抱法來抱孩子。
首先讓寶寶面對著媽媽,其次用一只手托著孩子的頭和脖子,還有一只手就是抱住寶寶的屁股,再簡單的搖搖孩子,建立更親密的母子關系。
(2)手托法
寶媽可以用一只手環抱住寶寶的腰部和屁股,剩余的一只手則是扶住孩子的腦袋。這樣可以給寶寶的脊柱帶來一定的支撐點。
3、6-1歲
此時的寶寶對抱法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我們抱孩子的動作比較輕盈,不會那么粗魯,就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雖然寶寶此時滿了一歲,但依舊不適合去搖晃寶寶。
神奇媽媽木子李寄語:
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抱法都有相對應的說法,但是在孩子未滿一歲時,不要隨意的去抱孩子,一定要講究正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這樣才不會給孩子的脊柱造成傷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