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變化總是牽動著父母的心,而換牙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在不經意間就給身為家長的我們帶來各種或欣喜、或苦惱的感受。欣喜的是他們脫落的每一顆乳牙就像一座座紀念碑,見證著孩子的成長。苦惱的是他嘴里遲遲不肯脫落的乳牙該何去何從。
家長們真正注意到孩子開始換牙往往是在替換下前牙的時候,這里是乳、恒牙交接班的第一站。大多數孩子會在6歲半左右開始替換下前牙,有些孩子會提前到5歲左右。然而,令人困擾的是,新的恒牙萌出在孩子下前牙的舌側,而應該順勢退出歷史舞臺的乳牙卻遲遲不肯脫落,形成了“雙排牙列”。很多家長擔心長到舌側的恒牙會不會一直都這樣歪歪的長著?是等它自己脫落,還是盡早拔除?拔牙會不會很痛,孩子能不能接受?
首先,請不要擔心,下前牙從舌側萌出是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并非異常。
其次,更不要擔心將來它們會一直這么偏偏的長著,隨著乳牙的脫落,牙弓的發育,孩子舌頭的舔舐,它們會慢慢的回到應該的位置上去,大可不必擔心。
那么這種情況下,乳牙需不需要拔除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么乳牙會脫落。乳牙的牙根下方就是恒牙的牙胚,當恒牙到了萌出的時候,就會向口腔內生長,乳牙的牙根就受到了恒牙的擠壓而發生吸收。恒牙不斷生長,乳牙根就不斷的吸收,當乳牙的牙根完全吸收,僅剩下牙齦相連時,就會變得十分松動,受到一定的外力就會自行脫落,而恒牙順勢生長而出,展現在你的人生舞臺上。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無需給它過多的干擾,靜待它的脫落即可。
那么,如果乳牙賴著不走時應不應該拔?啥時候拔?如果孩子的乳牙已經十分松動,那么既可以待其自行脫落,也可以來醫院拔除。由于此時乳牙無牙根,僅與少量牙齦相連,故無需麻醉,一瞬間即可拔除。孩子沒有痛苦,反而覺得有趣。你借此機會夸夸他勇敢,可以讓他傲嬌一整天。
如果恒牙剛剛露頭,乳牙松動不厲害,那么不用著急,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待恒牙進一步萌出,乳牙牙根吸收完善后就會松動,同時囑咐孩子多進食有嚼頭的食物,加速乳恒牙的更替。
如果恒牙已萌出大半,而乳牙仍未松動,這就說明恒牙萌出位置稍偏,乳牙根吸收不足,出現乳牙滯留。此時為保證恒牙的萌出和復位,則需要在局部麻醉下拔除滯留的乳牙,當然,拔牙過程不會像拔松動乳牙那么輕松了。
之所以會出現乳牙滯留的情況,其實很大原因是由于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造成的。現在的孩子每天吃的東西恨不得入口即化,根本不需要費力的去咀嚼。這就導致了一方面頜骨受到的刺激不足,發育不夠,牙齒萌出位置不足,偏離了方向,乳牙牙根吸收不完全,無法順利脫落;另一方面,缺少足夠的咀嚼刺激也會使得恒牙萌出無力,牙齒的更替變緩。
所以,我們要督促孩子多吃一些有嚼頭的粗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給予頜骨和牙齒足夠的生理刺激,使乳牙和恒牙能夠自然地更替,免去拔牙之苦。
來源:西安市中心醫院
END
編輯:楊蕾
審核:梁媛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