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每一個孩子就像是一個天使一樣,他們在來到人間之后能夠給一個家庭帶來歡樂和幸福,雖然說對于孩子的到來,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非常開心,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時候一些錯誤的做法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這次在陽煤集團第二人民醫院就發生了讓醫生都有些后怕的一件事,在采訪的時候,醫生直言這種情況很少見,那么當時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當天晚上對孩子進行搶救的是陽煤集團的主治醫師和一名護士,當時有一家人抱著一個嬰兒急匆匆來到醫院找他們,當孩子打開襁褓之后,醫生才發現是一個20天左右的嬰兒,當時孩子面部發青,手腳冰涼十分危險,因為孩子比較小,醫院又沒有兒科,所以主治醫生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孩子進行急救。
在經過了兩分鐘的急救后,看到孩子臉色慢慢回轉,梁醫生還是撥打了急救電話,雖然說孩子臉色已經回轉了,因為兒科經驗不足的醫生還是希望家長帶著孩子能夠進行下一步檢查治療,在轉院之后,梁醫生對孩子還是有些惦記,于是記者一行就來到了孩子家里查看孩子現在的情況,在孩子家里,我們看到小家伙現在已經沒事了,而說起當天晚上的情況,孩子的媽媽王女士也是一陣后怕,王女士說自己當時很瞌睡所以就躺著給孩子喂奶,喂奶之后已經熟睡的王女士突然聽見孩子哭的聲音和平時不一樣,所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因為方法錯誤,孩子的情況并沒有好轉,所以王女士就和家人開車來到了離家最近的醫院,于是就發生了剛剛開頭的一幕。
在這里要說的是當一歲以下的孩子發生窒息之后,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孩子面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貼著孩子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別卡在孩子下頜骨的位置,另一只手在嬰兒肩胛骨中間拍5次,如果異物還沒有吐出來,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將嬰兒翻過來,頭朝下腳朝上,面對面放置在大腿上,一手固定在嬰兒頭頸位置,一手伸出食指、中指快速壓迫嬰兒胸廓中間位置,重復5次之后將孩子翻過來重復上一步驟直到異物排出。
此外醫生提醒大家,喂奶后應該讓嬰兒坐起來或者是抱著走走輕輕拍打其背部幫助其排出胃內氣體,最好聽到打嗝以防止發生嗆奶,每一個媽媽每一個家人都需要做足充分的準備迎接孩子的到來,除了媽媽們準媽媽們之外,我們應該都要對一些應急的常識了然于心,并且呢要學會操作,關鍵時刻急救常識真的是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