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覺得在孩子小時候多寵點孩子也沒什么,但是卻不知道大人的過度寵溺不僅不能讓孩子學會獨立,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林女士說自己和老公都比較忙,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開始的時候她也覺得孩子小,所以老人寵著孩子自己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后來等孩子越來越大,她就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很多事都不如別的小朋友了。
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都很寵他,所以林女士的孩子在家里幾乎什么都不干,每天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孩子上學了,林女士想教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孩子甚至連筷子都學不會拿了。
后來林女士跟自己的朋友吐槽現在帶小孩太難了,她的朋友就說她家的孩子從一歲多起就開始訓練自己吃飯了,而且從來不慣著孩子,如果孩子拿不好筷子,就讓孩子拿勺子吃。
林女士的朋友還告訴她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慣著孩子,一定要孩子慢慢學著自己去做一些事,不然孩子的雙手和大腦得不到鍛煉,孩子就很容易比同齡人更遲鈍了。
家長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點,不然就很可能導致孩子發育遲緩了。
1.要讓孩子獨立去做一些事,不要過度寵溺他們
家長們心疼孩子不想讓孩子做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在自己學吃飯和穿衣服的過程里,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自理能力,還能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增強他們的肢體協調度。
2.陪孩子多玩一些拼圖手工類的游戲
孩子在小時候都喜歡玩玩具,這時候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多選一些拼圖或者樂高這種既好玩又益智的游戲。因為這類游戲不僅可以鍛煉人的耐心和大腦思維,還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家長也能參與其中,增加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
3.不要讓孩子的思維和行動都局限在家里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就覺得因為孩子還小就不想孩子去嘗試別的事,其實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去嘗試別的新鮮事物,不要讓孩子的思維和行動都局限在家里,要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樣才能鍛煉孩子的辦事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帶孩子多多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可以在孩子長大一點后多帶他們去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多多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玩樂,這樣時間長了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就可以得到鍛煉,而且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越來越好,等以后孩子獨立開始學習生活后,父母也不用擔心他在幼兒園的生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的鍛煉是很有必要的,家長們要正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要覺得孩子還小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鍛煉,要明白過度的寵溺對孩子來說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好好教育他們,否則他們很容易就落后于同齡小朋友了。
你認為在孩子小時候應該怎么鍛煉他們呢?歡迎留言討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