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父母來說,孩子的養育過程每一步都是艱難的,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凡事小心翼翼。
相比之下的二胎家庭,因為有了照顧老大的“前車之鑒”,自詡為“老司機”的父母們不再如履薄冰,對老二的養育就“敷衍隨便”了很多。但有關數據統計,很多不受關注的老二,成長路上跟老大拉開了很大的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就是父母截然不同的養育方式。
01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后兩人天差地別,偷懶帶娃坑娃不淺
小王夫妻第一次升級當爹媽,因為養育方面沒有經驗,所以不僅對大寶百般疼愛,凡事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什么差錯。等到大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小王夫婦擔心孩子不適應新環境,專門給大寶請了私人家教,在家一對一學習。
小王夫妻還專門研究了市面上流行的帶娃秘籍,厚厚的好幾本書,希望能夠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讓孩子得到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小王夫婦怕孩子受累,在家從來不讓孩子做家務。小王夫婦對大寶的態度,使鄰居們紛紛感嘆:“生在他們家的孩子一定都很幸福”。
兩年后,二寶降臨了,大家都認為二寶會更受寵愛,可對于小王夫婦來說,第一次帶娃已經掌握了教育孩子的經驗,所以對待二寶并沒有之前的“謹慎”,再加上小王夫婦在養育大寶時已經傾盡心血,不愿意再多花心思在二寶身上,所以二寶的生活過得十分草率敷衍。
比如,老二平時穿的衣服,玩的玩具,統統都是撿老大剩下的,為了圖省事,二寶的學校也是報的一所普通小學,更沒有私人家教和豐富的課余生活。在家中,常常看到的是老二在家辛苦做家務的身影。
等到二寶讀初中的時候,這種“省事”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二寶學習底子差,人際交往能力也遠遠沒有大寶強。不得不說,和大寶小時候的養尊處優相比,二寶的成長充滿了辛酸和艱辛。
擁有兩個孩子的父母,因為吸取了養育老大的經驗,養育老二就自詡為熟手,帶娃過程更多是隨心所欲,形成了“惰性帶娃”的怪圈。殊不知,正是因為父母的“惰性”,使得二寶變得患得患失,成長路上也坎坷不平。
02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對二寶的成長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1)造成孩子自卑
二胎家庭里,父母會因為重視老大而忽視老二,使得老二常常遭到父母的冷落。但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天,即使是二寶,也會渴望自己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和保護。
當老二看到父母一味偏愛老大而忽略自己時,心中難免有低落,時間一長,二寶就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使得父母疏忽他,時間一長,二寶就會質疑自己的行為,逐漸產生自卑心理。
2)造成孩子城府深
很多父母因為關注大寶的意見,對大寶言聽計從,所以有了經驗后對二寶則漠不關心,敷衍了事。長期受到冷落的二寶,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與人分享心事,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意與人交流。
久而久之,二寶的城府越來越深,心機也越來越重,變得疑神疑鬼,對以后的成長和事業發展極其不利。
3)怨懟父母
家長在對大寶傾盡心血以后,對二寶自然提不起耐心,很多事情也不愿聽取二寶的意見,也不關心二寶心底的想法,使很多家庭的二寶性格開始變得敏感多疑,對父母產生偏執的心理。
時間一長,就會對父母產生怨懟,經常與父母控訴不平等待遇。所以很多不受重視的二寶會在十幾年后出現對父母的抱怨心理。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長既然選擇了要二寶,就要對他們負責,不要將兩個孩子一概而論。
在教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針對性地調整育兒方式,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態度。無論是否有經驗,家長都應該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家長們,你們是如何對待家中二寶的呢?歡迎分享。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拓展一:孕婦盡量少去的五個場合,不想傷胎傷已就盡量避開,否則后悔莫及
拓展二:有一種心酸叫張怡寧,因身材走形被網友嘲笑,媽媽的苦難不該忽視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