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嬰兒而言,有很多寶寶身上會長有乳痂,雖然這并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的負面影響,但很多寶媽卻在發現后仍然忍不住想要用手去摳。盡管用手摳,確實可以幫助寶寶將乳痂弄干凈,但這樣的做法卻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很有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等嚴重后果的發生,甚至還可能會把孩子送進醫院。
兩個月萌寶頭上結“乳痂”,寶媽為其洗澡時忍不住用手摳,結果孩子進了醫院
兩個月的亮亮在出生后頭上就一直結有“痂”,這讓小家伙看起來有些臟臟的,不過亮亮奶奶說這是“搖籃帽”,“根本不用管,慢慢的它自己就掉了!”不過每次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亮亮媽都會覺得很礙眼。
終于在一次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亮亮媽忍不住用手摳了下,終于小家伙頭頂的乳痂被摳掉了。雖然摳完之后孩子的頭頂有些紅紅的,但是亮亮媽覺得“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過了一會兒可能就好了!”
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亮亮居然在半夜里發起了高燒。一開始亮亮媽以為是孩子洗澡感冒了,于是便給孩子吃了些退燒藥,可是一旦藥效過了之后就又會高燒起來,無奈之下,亮亮媽只得抱著兒子去了醫院。
經過一番檢查后,醫生確診亮亮患上了腦部感染,而且情況比較危急。在一番救治之后,小家伙終于脫離了危險。醫生分析亮亮發生腦部感染很有可能是因為亮亮媽用手摳掉了孩子頭頂的乳痂。
醫生對此解釋說,“有的寶媽愛干凈會將寶寶頭部的乳痂用力摳掉,可是,雖然這樣做確實可以清理干凈,但是卻也有可能會造成很多健康隱患,比如說誘發幼兒腦部感染。尤其是在寶寶的囟門還沒有閉合的時候,寶媽們更是應該少碰為好!”
乳痂究竟是什么?用手硬摳后會造成什么后果?
乳痂在醫學上,被稱為“脂溢性皮炎”,新生兒的皮膚表層會分泌出很多的油脂,當這些油脂與寶寶皮膚的上皮細胞分泌物相結合的話就容易形成乳痂。大多數乳痂分布在寶寶的頭頂呈鱗屑狀,有時也會在耳朵、鼻子等部位出現。
因為乳痂所在的位置比較特殊,而且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脆弱,如果寶媽故意用手硬摳的話,這很有可能會弄傷寶寶的頭部皮膚,進而導致皮膚感染的發生。
同時嬰兒頭頂的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這時候家長用力地摳抓的話,很有可能會誘發顱腔內部感染。如果嬰兒大腦內部發生細菌感染的話,那么情況就會相當危急,如果送醫不及時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深度感染的發生。
正常情況下,乳痂會慢慢自愈并不需要專門治療,而且也大多不會反復出現,另外乳痂不具有傳染性,所以寶媽們完全可以等到孩子身上的乳痂慢慢消失,根本不必出手硬摳。通常在六個月內,寶寶頭上的乳痂就會自然脫落干凈。
寶寶頭部長了乳痂,寶媽應該如何正確護理?
大多數情況下,寶媽不必對寶寶頭部的乳痂過分在意,但是如果寶寶因為長有乳痂而不舒服,比如說會因為覺得癢而用力抓撓的話,那么寶媽可以適當清洗。現在正值夏季,寶寶出汗過多,長有乳痂的部位很有可能會有不適感產生。
在給寶寶清洗身體的時候,寶媽可以順帶著清洗一下長有乳痂的部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寶媽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力度,不要過于用力的揉搓、硬摳。清水加少許的嬰兒洗發露小心清洗為宜,并且清洗次數不要過多。
如果寶寶的乳痂結得比較厚重的話,寶媽可以適當地涂抹一些植物油,等到寶寶表皮乳痂軟化后再進行清洗。不過這種涂抹植物油軟化的方法不能夠頻繁使用,避免增加寶寶的頭部皮膚負擔。
如果寶寶頭部的乳痂特別多的話,家長不要急于一次清洗干凈,可以隔一周以上再次進行嘗試,這樣乳痂便可以慢慢地退掉,寶寶也不會因為頭部皮膚被裸露出來而出現明顯的不適感。需要注意的是,兩次清洗之間要隔一段時間,盡量保持在一周以上。
總而言之,寶寶頭部的乳痂會在一段時間內自行脫落,如果沒有對寶寶產生明顯影響的話,寶媽不必對此過分在意。如果寶寶因此而覺得不舒服需要進行清洗的話,寶媽一定要注意清洗的方式方法,不要過于用力地用手硬摳。如果在給寶寶清洗乳痂后,寶寶出現了持續發熱的癥狀,那么寶媽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避免細菌感染的情況加重。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