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0-1歲的積累,寶寶已經學會了不少才藝,也有了一些跟各類病痛小精靈抗衡的能力,那么1-3歲寶寶在生活上爸爸媽媽還有那些疑問呢? 提問1-3歲六大健康問題 提問一、13個月的寶寶每天應該睡多久? 答: 1歲的寶寶睡眠明顯減少了,全天共睡13~14小時,一般白天上、下午各睡一次,每次約2小時,夜間應該可以連續睡大覺了。白天安排好戶外活動,每日應達2小時以上,白天的戶外活動不充分,也會影響睡眠。 提問二:一點都不喜歡走正常嗎? 答: 倘若寶寶還是依然熱衷于到處爬,沒有走的愿望,甚至非常反感走路,爸爸媽媽沒有必要鍛煉寶寶走路。從爬到走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不要強迫他。 提問三:寶寶看起來有些羅圈腿要緊嗎? 答: 有些媽媽發現寶寶的小腿很彎,擔心寶寶是羅圈腿。實際上,寶寶越小,小腿的彎曲越明顯。到了3、4歲以后,脛腓骨延長,小腿就不那
漂亮保姆與寶寶長相有關系嗎 一個人的長相重要取決于其父母的遺傳基因,比如單卵雙生的雙胞胎長得特別相似,就是由于他們遺傳的共同點比擬多。而雙卵雙生的雙胞胎就長得不一樣,甚至性別都會不同。 至于由漂亮阿姨帶大的孩子就漂亮,只是民間一種美妙的慶賀。而且這里說的“像”也是具有多方面含義的。“像”更可以說是一種神態、舉止、談吐、氣質的“像”,并不拘泥于外貌。 漂亮保姆與寶寶長相有關系嗎 給孩子選擇保姆不應當“以貌取人”,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長相是一個人從父母那遺傳下來的,先天性的東西無法改變,但是后天的卻是可以把握的。給孩子找阿姨就要重視她的學識、氣質、品格、修養等等,這些東西都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給孩子找一個具有內在美的阿姨遠比找一個只有漂亮外表卻沒有內涵
2-3歲這個年紀階段的孩子,體重處于衡速生長階段,每年增長約2千克。假如小兒體重為過重或過輕,則應到醫療保健部分作進一步檢查以消除異常情形。 2-3歲孩子的體重增長正常值對照 各月齡兒童的體重正常參考值具體如下: 1、男童: 2歲時,體重均勻為12。60千克,大于15。20千克為過重,小于9。90千克為過輕。 2歲3個月時,體重均勻為13。10千克,大于15。80千克為過重,小于10。30千克為過輕。 2歲6個月時,體重均勻為13。70千克,大于16。40千克為過重,小于10。80千克為過輕。 2歲9個月時,體重均勻為14。20千克,大于17。00千克為過重,小于11。20千克為過輕。 3歲時,體重均勻為14。70千克,大于17。70千克為過重,小于11。60千克為過輕。 2~3歲孩子的體重增長正常值對照 2、
寶寶磨牙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咯吱咯吱,咯吱咯吱……”夜里睡著后,寶寶不時會發出陣陣磨牙聲。究竟是哪兒出問題了?莫非是肚子里長蟲子了?小孩磨牙并非都因肚子里有蟲子作怪,有些也跟晚餐過飽或睡前興奮過度有關。 缺鈣過飽太興奮 都可致寶寶夜磨牙 要解決寶寶睡覺時磨牙的毛病,除了驅蟲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缺鈣:有的孩子平時很少曬太陽,飲食不合理,導致維生素D不足,影響鈣的吸收。孩子一旦缺鈣,可導致煩躁,夜間睡眠易驚醒,容易出現磨牙現象。這類孩子只要及時補充魚肝油或鈣片,調節膳食,常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磨牙現象就可逐漸消失。 睡前興奮過度:有的孩子在睡前看電視時間過長,一些緊張離奇的情節深深地印在腦海里;也有的孩子睡前聽了驚險故事或打鬧過甚,使大腦過于興奮,睡覺后大腦仍保持在興奮狀態,就會出現磨牙現象。
你家1歲的寶寶都學會了些什么了呢,走路、說話自己動手吃飯,還是其他讓你驚喜的事情呢?這些雖然都很重要,但是,寶寶的性格發展也要重視。 孩子在父母愛意的籠罩下,搖搖晃晃跨入了一歲的門檻。回想過去一年中,孩子一天天長大,每天都有令父母驚喜的變化,而今更令他們振奮的是,孩子在千百次呼喚中,在無數次不成聲調的模仿中,會清晰而不太自然的叫出“爸爸”、“媽媽”了。在父母的耳朵里,這無疑是最動聽、最優美、最迷人的聲音,孩子的每一聲呼喚,都令他們興奮不已。他們做父母的資格在這種呼喚中得到認可,他們的孩子也在迷茫混沌中踏上了語言交流的征程。 寶寶性格發展從1歲開始就要重視 許多父母會沉浸于無比的喜悅中,并更加努力擔當起爸爸、媽媽的角色。同時,也有人錯誤地以為孩子呼喚“爸爸媽媽”
寶寶漸漸成長,家長的凡事小心翼翼有可能就會讓寶寶體質變脆弱,家長的態度決定寶寶的體質。 養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有的家長從容不迫,小孩長得很健壯;有的家長緊張兮兮,小孩卻三天兩頭生病。為什么我的孩子就比別的孩子身體差呢?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百思不得其解。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梁麗群表示,缺乏正確的養育方法在80后家長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小孩體質弱、易生病,家長應從以下六方面找原因。 警惕6個習慣 改變寶寶易生病體質 1、孩子偏食不糾正反迎合 喜歡就吃,不喜歡就不吃,家長對小孩偏食不但不糾正,反而一味地迎合滿足,時間一長就會造成營養不均衡。偏食的兒童會營養不足,影響骨骼生長,并使其“腸胃脆弱”,容易造成積滯和疳證。 建議:幫助孩子克服偏食的毛病,首先要注意在孩子吃飯時,家長千萬不要反復嘮叨,要在表面上淡化這件
1-3歲是寶寶的性格、身體成長非常重要的打基礎時期,家長不但要十分小心地培養寶寶的良好性格以及生活習慣,身體健康也是不容忽視的,家長要及時了解寶寶的發育狀況。如何掌握寶寶的身體狀況呢,體檢時非常重要的首段,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寶寶1-3歲不能被遺忘的三項檢查。 寶寶1-3歲不能被忽視的三項檢查 這個時候作為衡量健康標準的身體檢查就尤為重要了。1-3歲的時候,寶寶需要進行一些很重要的檢查,各位媽媽們,看看你們家寶寶都完成了哪些檢查。 一歲半血液檢查 檢查內容:醫生為孩子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另外,醫生還會詢問孩子平時飲食情況,會給寶寶一些營養建議。 Tips:一歲多的寶寶不會很老實的等著抽血化驗,所以抽血的時候你要配合好醫生,不要讓寶寶亂動,緊緊抱住他。 兩歲以后每年體檢一次 檢查重點:寶寶兩歲之后每年都需要體檢至少一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概括出有利于培養天才兒童的家庭環境。 培養出天才兒童 ,家庭環境是關鍵 培養出天才兒童 ,家庭環境是關鍵 培養出天才兒童,家庭環境是關鍵 天才兒童常常是長子長女,或者獨生子女。他們在家中享有突出的地位,得到父母更多的激勵。 天才兒童生長在活潑有趣、充滿刺激的環境中。他們的家里擺滿了書,他們可以聽到無窮無盡的有趣故事。 有人帶他們出去觀光旅游,豐富他們的見識。他們的父母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教育程度,但平等待人。 天才兒童都受到父母的精心培養,家中的一切資源都集中用到發展孩子的才能上,父母也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激勵和教育孩子上,或者聘請好老師以確保孩子得到高水平的教育。 天才兒童的父母往往是工作勤奮、責任心很強的人。他們在緊張工作這余,總是做家務、鍛
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雖然有些話對他有幫助,但也許會讓孩子產生不良情緒。用恰當的方式跟孩子說話,能讓孩子在感覺受重視的同時激發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這樣的話——“你來決定吧,……”給他一個清晰的認識:我自己決定了我的行為,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為負責。 與孩子說話的技巧 2.“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
補鈣、補鋅、補鐵……卻很少聽媽媽咨詢補水的。水雖然不是營養素,但它參與了身體的大部分生理過程,包括所有的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活動,其重要性不輸于任何一種營養素。因此,年輕媽媽要樹立補水與補營養同等重要的意識,念好寶寶的"補水經"。 讓寶寶愛上喝水 一、學會主動補水 與成人比較,寶寶對水的需求更為迫切。就體內水分所占的比重來講,成人約為50%~60%,而剛出生的寶寶達到了85%,嬰幼兒也占到70%,可以說寶寶是水做的。 如果寶寶補水不足,身體將出現諸多報警信號: 1、24小時之內,小寶寶尿濕的尿布少于6塊,或者6個小時之內尿布未濕。 2、尿色深黃,尿味重。 3、頭部囟門下陷。 4、小寶寶嘴唇干燥,大寶寶訴說口渴。 5、皮膚彈性變差。你用拇指與食指捏起寶寶手背的皮膚,突然放開,可以看到皮膚
父母日常吵架竟也能導致孩子有多動癥?日前,在廣州市兒童醫院,記者采訪了汪玲華主任,在采訪中,汪醫生向記者介紹了一個案例—— 號號(化名)今年4歲10個月,他在幼兒園非常容易沖動,稍有不開心就喜歡打同學,隨便亂發脾氣。上課時,小朋友都在認真聽課,但號號就是不遵守紀律,習慣下座位走動,去招惹同學,號號雖然學習知識的領悟力較強,但由于他經常在學校惹事,老師建議家長讓孩子換幼兒園。 父母吵架易致孩子多動 汪醫生指出,號號的這種表現,是一種多動行為。兒童的多動行為與大腦發育、遺傳、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大腦發育障礙會導致兒童多動行為,血鉛含量過高的小孩也會有此表現。此外,家庭有大的事件發生,比如父母離異、父母劇烈爭吵或者打架流血、親人去世等社會心理因素刺激孩子,也會造成孩子的多動行為。 生活當中,像號號一樣出現多動行為的孩子比比皆是,汪醫生在就診時經常
夏季出游歸來,寶寶興奮的小身體需要好好照顧,在外面用餐期間寶寶可能吃到一些上火的東西,大人喝的涼茶功效太強,不適合給寶寶喝,下面給大家介紹自制清涼飲料小妙方,這些可以做給寶寶喝。 夏季出游回來可以給寶寶喝的自制涼茶 妙方1:竹菊香茶 取菊花、綠茶、淡竹葉各10克,用煮沸的水500毫升沖泡,加上一點點冰糖。放涼后飲用,味道清香沁人。還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妙方2:三葉香茶 取鮮嫩絲瓜葉、苦瓜葉、荷葉各兩張,清洗干凈,用開水沖泡,放涼后加少許冰糖,時常給寶寶喝一些。味道清爽宜人,可幫助清除體熱,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自制飲料小貼士 1、自制的清暑飲料中的糖不可加多,以免引起寶寶腹瀉或腹脹。 2、盛暑中午,寶寶睡醒后,可給少量地喝一點涼飲。但剛從冰箱里拿出的冰涼飲料,最好先放上一會兒再給寶寶喝。 3、冰涼飲料每天至多給寶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將在睡眠中度過,所以選擇一張好的床對于孩子和您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床的選擇: 1.內層以天然乳膠材質彈性最佳,但較貴。 2.親身試躺,看床墊是否可以支撐背、腰及臀部。平躺時,腰部不懸空,肩膀不受壓 3.尺寸:睡臥其上,單人床長度以頭部與足部距離床緣至少10公分,寬度是身體左右距離側邊床緣約20公分。雙人床建議同上,但與同睡者中間需有20公分以上空間。 究竟是軟床好,或是硬床好,至今仍眾說紛紜 您與寶寶都需要一張健康的床 較硬的床可以使背部肌肉維持休息狀態,支撐力較好,且多數的美國醫師同意,硬床比軟床更適合容易腰背酸痛者。醫生認為,以體型而言,身材較
由于缺乏科學的營養知識,許多家長并不清楚孩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哪些維生素,從而盲目的跟風。有五種維生素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 (一)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 ◎ 它能干什么? * 增強免疫力 幫助免疫球蛋白的形成,促進機體的免疫細胞增生,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提高免疫機能。 * 改善缺鐵性貧血 促進對鐵的吸收,增強機體的造血機能。 增強皮膚和黏膜的屏障功能,對上皮細胞的增生和分化有重要作用,清除損傷細胞的氧自由基,保護上皮和黏膜細胞。 孩子不可缺少的五種維生素 ◎ 缺少會怎樣? 孩子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抗感染力下降的情況,容易反復出現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病,引起夜盲癥、毛囊角化癥、干眼病等疾病。 ◎ 哪里會有它? 奶制品、蛋類、魚肝油和動物肝臟,
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如何避免因自己的愚昧耽誤孩子一生?由于學習障礙兒童是一個高異質性的群體,每一個體的特征都是獨特的,很難有一致的、足以代表所有對象的特征表現。 學習障礙兒童的認知特征 人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接受外界環境的刺激,并以某種方式處理信息的。但同樣的信息刺激經過不同個體的認知處理后會變得不同,有些學習障礙者正是由于腦功能的問題,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產生了認知障礙。 那些兒童們能夠可能會有學習障礙? 1.知覺特征 (1)視知覺障礙 視知覺有障礙的兒童無法對刺激進行知覺整合,常常沒法把所看見的東西視為一個整體或單一體,而將知覺對象弄得支離破碎,具體表現為區分視覺形象困難、知覺形象背景困難、尋找隱蔽的圖形困難、空間判斷困難、方向感差、視覺想象力差等。這類兒童會將有方向特征的數字、拼音或字母等混淆,產生鏡像書寫,如&ldqu
很多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常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想大小便的時候不敢告訴老師。結果可想而知,不是尿濕了褲子,就是拉在了褲子里,往往還會受到阿姨和小朋友的譏笑甚至羞辱。這會給寶寶心理上帶來很大壓力,有的因此在幼兒園一天不敢喝水,有的不想再上幼兒園,還有的會在心里長久地留下自卑感,影響寶寶心理健康。 寶寶入園不敢大小便怎么辦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寶寶、父母和幼兒園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 作為父母,你應該讓寶寶知道,自己需要大小便是很正當的要求,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應該大膽地告訴老師,老師是不會因此而責怪寶寶的。比較內向的寶寶剛上幼兒園時,這個問題更為突出,父母事先應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家里做模擬游戲,由父母扮演老師,訓練寶寶大小便時如何對老師表達。 二、 你也應該與老師及時溝通,告訴老師自己寶寶的性格特點,希望老師提
誤區一、選擇夏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不要在冬天進行 夏天,清洗的衣物很快就能晾干,寶寶也可以穿著很少的衣服到處跑和玩耍。但是寶寶的身體發展并不是隨著季節變化來工作。 最好的訓練時間是:你認為寶寶已經準備好了,同時你自己做好了心理準備,有足夠的耐心和充沛的體能來開展這項訓練。如果進展得不順利,可以推遲或從下個月再重新開始。 訓練寶寶如廁須避免五大誤區 誤區二、2歲時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大部份寶寶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是在20~30個月的時候。如果寶寶顯示出這些信號,如告訴你該給他換尿布了、對你上廁所很感興趣、有便意時表現得很安靜等,訓練更容易成功。這些信號表示寶寶能感受來自自己身體的信號。 育兒專家6建議: 1.選擇一個你相對輕松的時間來進行如廁進行。通常剛開始時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比如不時地提醒寶寶、清洗坐便器和尿布等等。 2.可以買
訓練孩子控制大小便可從寶寶2個月時開始,此時,孩子的腰還很軟,但媽媽可以將孩子抱在懷里,給他一個信號讓他排便,便后即將孩子送回原位,時間不可長,也不要過于著急,慢慢來,使孩子明白“信號”與排便的關系。當孩子條件反射建立起來后,就會按照父母的指令大小便了。 小孩尿褲子的原因及訓練排便策略 小嬰兒的膀胱容量是很少的,所以把尿的間隔時間不可太長。通常越小越頻繁,在孩子半歲左右,當孩子清醒時,可半小時到1小時把尿1次,在孩子入睡前要把尿,入睡后數小時應把尿一次。隨著孩子的長大,把尿的時間可相應延長。 半歲后,孩子要小便時會有表示,但仍需父母定時“提醒”,因為此時孩子控制排尿的意念仍不太強,父母稍不留神,寶寶就可能尿了褲子。在孩子到了1歲左右,就應該要求讓孩子自己學著坐尿盆了,尿盆要放在指定的地點,孩子有了尿意會自己去解。但是如果父母總是將
嬰兒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但有些寶寶總是白天睡得多,一到晚上就一點睡意都沒有。這讓父母非常頭疼,日夜顛倒不僅讓父母休息不好,第二天精神不濟,而且也影響寶寶的生長。 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后,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輕拍寶寶,給他以安全感,這樣寶寶一會兒就會安靜下來。 2.放輕柔的音樂 可以選擇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不要懷疑小寶寶的聽覺能力,他們一生下來就會對聲音有反應哦,所以讓寶寶聽音樂是一個不錯的哄睡方法。 3.讓寶寶睡在背光的一側 寶寶呆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出生以后,有的寶寶會不適應光亮的睡覺環境,所以媽媽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或是為寶寶擋住光源,讓他慢慢適應。 4.抱起寶寶輕晃 抱著寶寶輕晃也是哄寶寶入睡的一個好方法,很多媽
為什么寶寶睡覺會抖動? 嬰兒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偶爾抖動屬正常現象。如果隨著月齡的增長仍頻繁出現,應該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鈣或者有其他異常。平時要注意給寶寶合理補充維生素D及鈣,常曬太陽。 孩子睡覺時發生全身抖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在睡眠初期,雖然大部分腦細胞處于休眠狀態,但仍有部分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所以常有手腳或手腕、眼皮等抖動的現象。另外,當孩子缺鈣時,由于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也偶爾會出現手腳抖動現象。但這種抖動只發生在睡眠過程中,發作時腦電圖正常。如果孩子睡著后抖動頻繁,而且抖動的時間比較長,應該做一下腦電圖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寶寶處于淺睡眠狀態時,有時抖一下、囈語、手腳動等大多是無意識的,不要著急寶寶睡眠過程是周期性的,在每一個睡眠周期中,有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形式來回循環。當寶寶在進入淺睡眠期時就可能出現一些動眼、動頭、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