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家庭電視機普及率超過了90%,青少年每日收看電視節目時間平均超過了三小時。近幾年來,因孩子看電視而引發的孩子健康問題和家庭矛盾的案例時有發生,并已成為社會問題。事實上,如何處理好其中的利害關系,一直是家長們頭疼的問題。
如何引導孩子適度看電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的出來,看電視對兒童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應根據上述的家庭教育原則采取適當方法來解決問題,具體來說分為:
一、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節目,不要看一些成人片。
每個電視節目都有自己相對固定的觀眾群,正如每本書都有自己的讀者群一樣。并非所有的節目都對孩子的成長有益,并非所有的節目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正如不是所有的書都是開卷有益一樣。家長可以盡量選擇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的節目讓孩子看,這樣,孩子才能在最小的時間單元內獲得最大的收獲。首先父母必須先看幾遍孩子喜歡看的每一個電視節目,千萬不要太武斷認為卡通就一定是孩子喜歡、適合看的。家長是孩子收視的最好過濾器,有些外國的卡通節目太過暴力,或劇情過于荒誕,都不適合幼兒觀看。因此,替孩子選擇電視節目時,必須了解孩子所看的節目內容。如:少兒節目,中小學生節目,動物世界,各國的風光等等都可以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歷史的故事也可以看,但暴力愛情驚險最好不要看。只有這樣做,孩子看電視才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孩子才能安心的學習,安心地休息。
二、控制開機時間。
孩子由于功課一般比較緊張,只有吃晚飯的時間才可能有時間看看新聞或體育等節目,接下來就應該把電視消音或關閉。7歲以前,兒童連續看電視不要超過半小時;7-9歲兒童不要超過1小時,10-12歲的兒童不要超過1.5小時;13-15歲的學生不要超過2小時。孩子沉迷電視不放的壞毛病,是長時間以來呆板的生活模式所造成的結果,絕對不是用口頭禁止、威脅就能把這個習性給扭轉過來,通常要運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終止孩子對電視的堅持性,并以"提高興趣"的策略讓孩子多接觸其他活動,當孩子感受到還有比看電視更有趣的事務時,才有可能將專注于電視的眼光移開。
作法如下:
1.豐富孩子課后的返家活動:戶外休閑運動、課后學習等都很適合替代這段時光,只要父母肯花心思去安排,絕對能有效轉移孩子對電視的興趣。
父母適度修正個人的工作或家事步驟:孩子放學回家的時段,大多是家庭主婦忙于準備餐點的時段,媽媽若要扮演好電視把關人的角色,實有必要改變家事執行的步驟,或將家事簡化,才能有空陪伴孩子進行您所期待他從事的活動。
2.規范全家人的收視習性:全家人一起重新檢討收視習性,規劃出每日固定的收視時段,讓孩子明確知道何時才是他的收視時間,父母也要以身作則遵守規定,帶領孩子改變慣有的收視習性。
3.以"看電視"作為行為獎勵品:優良的電視節目可以帶來歡樂及提供知識,若將看電視作為對孩子的獎勵品之一,不僅能滿足他想看電視的欲望,更能引導孩子產生好的行為。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