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寶寶看上去那么弱小、柔軟,洗個澡都讓新媽媽有些無從下手,更何況寶寶小小的鼻子耳朵、眼睛嘴巴,該怎么保持它們的清潔、健康呢? 新生兒五官護理全知道 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么清潔新生寶寶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錯了更不行。 寶寶面對新環境還不適應,難免出點小麻煩,若是小小的眼睛鼻子出了問題,媽媽僅僅心疼是不夠的,此時,你的小寶寶更需要你精心的照料。 新生兒頭面部、五官的生理特點 1.頭面部 頭部相對較大,約為身長的1/4,出生時頭圍33~34厘米,前囟斜徑為2~2.5厘米,(前囟約在12~18個月時閉合),后囟已閉或尚開放,(后囟于2~4個月時閉合)。可隱約辨認骨縫,頭皮可由于局部水腫而形成產瘤,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面部皮膚與全身皮膚一樣十分嬌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
新一輪的冷空氣又要來了,最近感冒、咳嗽、發燒的寶寶特別的多,很多的寶媽都急的焦頭爛額,下面就介紹一個感冒、肺熱咳嗽的食療方法——海菜芋頭湯。 海菜聽名字很多人都會以為這是海里的一種菜,可能會把海菜和海帶?;ㄟ@一類的植物聯系起來;其實不是的,海菜是長在淡水中的,海菜只有我們國家才有,在廣東、海南、浙江、云南都有分布,海菜還是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水生藥用植物;這種植物對其生存環境的水質有一定的要求,是一種蛋白質豐富和富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天然野生水菜。 海菜的作用和做法都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海菜芋頭湯,寒冷的冬天來一碗海菜芋頭湯也是非常暖和的。下面是具體做法。 第一步:準備兩個芋頭和三兩海菜以及家里常用的調味料。 第二步:把海菜洗干凈,把芋頭切片上鍋蒸。 第三步:準備煲湯的鍋,燒開水后放入海菜和準備好的芋頭。
蟲咬皮炎 常見是蚊蟲叮咬引起的 以局部的紅腫、癢為主 主要是因為蚊蟲體內的毒素引起的過敏反應,個別傳染病可以由蚊蟲傳播,比如乙腦、登革熱 嚴重的也可以這樣,主要是寶寶體質有關,同時因癢而抓破皮膚引起感染。 處理: 1.涼毛巾冷敷; 2.爐甘石止癢; 3.外用弱效的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 兒科醫生 為減少小兒蟲咬皮炎的發生,兒科醫生提醒家長: 1.盡量不要到野外; 2.如果一定要外出,可以穿長袖衣褲; 3.不要穿色彩鮮艷的衣服,易吸引蚊蟲; 4.盡量少用驅蚊藥,特別是2月以下的寶寶。
我們常常說到很多有關疾病的名詞??人?、過敏、哮喘、濕疹、鼻炎……這些疾病可能表現在呼吸道,可能表現在皮膚表面,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但它們都或多或少與“痰濕”有關。 中醫總說,脾胃乃后天之本。吃下去的食物和水,在理想狀態下應該全部被脾胃轉化成氣血津液,但如果吃的過多、過于寒涼,或者脾胃功能太虛弱,就可能會有一部分食物得不到正常的運化,變成痰濕留在體內,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疾病。小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如果有痰濕,脾胃差,那么也可能出現吃不下、睡不好、長不高、不長肉等等讓爸媽擔心的癥狀。 今天我們就講講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痰濕的產生,保護脆弱的脾胃。 孕期:過量水果和補品,都生痰濕 在備孕和懷孕期間,準爸爸準媽媽有健康的身體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 臨床上有時會看到一些家長,自己身體都是來陣風就能吹倒的樣子,卻一個勁兒的在抱怨
很多小朋友都有咬手指或者咬指甲的習慣,是什么東西造成了這樣的狀況呢?孩子咬指甲危害多,你家孩子有嗎? 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其實如果有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情形應該引起重視。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咬指甲呢?孩子咬指甲有什么原因呢? 孩子咬指甲的五大危害: 1、會影響心理健康 小孩在咬指甲的時候總會受到父母的批評和訓斥,但是不咬指甲的話,自己又控制不住,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又咬了,這樣孩子雖然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但又控制不住,影響心理健康。 2、感染疾病 人的手接觸外界最多,特別是孩子,出于好奇,總喜歡這兒摸摸,那兒抓抓,甚至在地上爬,指甲縫中和指尖上會沾上大量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縫是利于細菌滋生的場所,一些寄生蟲卵在指縫中可存活數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大量病菌 帶入
寶寶生長發育的很快,作為家長要及時觀察寶寶的狀況,你知道寶寶長身體有哪些癥狀嗎?應該怎么應對呢?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個子長得高自然就有一些先天優勢,比如說報考軍校、考乘務員,甚至在選擇對象的時候都可以起到加分作用。雖然身高有70%左右是有基因決定的,但是后天也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將孩子生長期合理抓住,提供足夠的營養補充,那么孩子長高也是很有希望的。如果孩子身體出現了這3種信號,說明正在長身體,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1、食欲大增 如果孩子的飯量突然增加,之前吃半碗飯,現在甚至吃一碗吃起來都毫不費力,那么說明孩子的食欲正在快速增加。這預示著孩子脾胃非常強健,消化吸收能力也比較好,這是孩子身體長高的一個重要信號。 建議:此時父母一定要注意調整孩子飲食結構,多給孩子吃一些豆制品、瘦肉、魚類等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可以保證孩子肌肉
相信寶爸寶媽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家的小寶貝健康快樂地成長。當看到寶寶感到不舒服,嘔吐拉肚子的時候,一定很揪心!所以平時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多注意細節。 嬰兒嘔吐拉肚子怎么護理? 1預防脫水 治療腹瀉病,首先是要預防和改善脫水。為了預防脫水,即使在就診時沒有脫水的癥狀,也要給患者進行口服的補液,這就是要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發生。輕度脫水的孩子臨床上表現為小便量稍微減少,精神還比較好,可以只用口服補液鹽就能糾正脫水了。但如果是重度脫水,其表現為精神疲乏,眼眶凹陷,小便減少,甚至沒有小便。這時候需要及時就醫,聽從醫生指導。 2注意輔食變化 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淀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梢越o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3注意轉奶時
吐奶,是寶寶們經常會發生的事情,但是有不少寶媽會把吐奶和嘔吐弄混。那么寶寶吐奶和嘔吐的區別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啊!老公/媽!快來啊” “來了來了,怎么了?” “寶寶吐了,吐得一身都是濕的。 “吐什么了?” “不知道,你們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這一類場景,相信很多剛剛當了新手爸媽的家庭都出現過。無論寶寶是吐奶還是嘔吐,都如臨大敵般,覺得異??膳?。畢竟無論是吐奶又或者是嘔吐,在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觀念里,都認為和孩子們的消化系統問題相關。那么,孩子吐奶或是嘔吐,真的是孩子生病了嗎?下面就帶大家認識吐奶和嘔吐,讓新手爸媽學會辨別,并在寶寶出現吐奶或嘔吐時能淡定應對。 認識寶寶吐奶 | 什么是寶寶吐奶? 當寶寶吃完奶后,寶寶胃內容物輕微反流到口腔中,常伴有打
寶寶成長過程中,寶爸寶媽總是希望寶寶能比別的寶寶強。但是有些方面卻并非如此,比如寶寶站立,不宜過早。那么寶寶過早站立有什么危害?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家長都對寶寶的生長存在一定攀比心理,尤其是對于寶寶能站會走這件事兒很是著急,覺得走路越早說明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于是就盲目地選擇一些自認為對寶寶有“幫助”的工具和辦法,看似是讓寶寶先人一步的學會了站立和行走,但實際上過早介入寶寶的發育過程無異于拔苗助長,有害無益。 生長應循序漸進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無論是坐、爬還是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寶寶的發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而且寶寶的骨骼鈣化不完全,骨質較軟,一般在10個月后寶寶下肢骨骼的強度才能支撐起身體的重量,若在此之前,寶寶不是自己會站了,家長萬不可強迫寶寶長時間練習站立。 另外,家長也不要以“孩子喜歡”為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母乳媽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煩惱,就是寶寶喝母乳的話,喝的很開心,但是你們給她們喝奶粉的話,卻是一點都不愿意去碰哦!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幾百塊錢的奶粉放在過期,這讓很多母乳媽媽都感覺到非常的焦急??! 那么為什么寶寶會不愛喝奶粉呢?媽媽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可能是下面這些問題呢? 原因一:不適應奶嘴 這個原因是大多數寶寶不愿意喝奶粉的常見原因哦!畢竟奶嘴和乳頭的觸感,溫度,氣味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奶嘴的流速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才會讓寶寶們產生排斥心理哦! 雖然沒有一個奶嘴是能夠完全取代母乳的,但是你們可以嘗試給選擇一個形狀,流速和乳頭相同的奶嘴,這樣會比較容讓寶寶接受一些。 原因二:奶粉味道和母乳不同 別看寶寶人小小的,但是在吃奶上面還是有自己的堅持,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吃母乳的,母乳的味道也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吃飯的時候加點湯是非常好的,但你知道嗎?其實寶寶吃湯泡飯是有些危害的哦,你知道是哪些危害嗎? 俗話說,“湯泡飯,嚼不爛”。說的是吃米飯時把湯泡進去一起吃,米飯會嚼不爛。湯泡飯看著跟稀飯很像,都是米飯粒有湯水,但其實這兩者有本質差別。 湯泡飯:湯泡飯只是把煮熟的米飯加上湯水混合,這樣米飯和湯依然是分開的,米粒沒有完全煮爛,內部依舊很硬實。如果跟湯一起吃會“嚼不爛”。 稀飯:稀飯經過熬制,米粒完全崩解,和水融為一體,淀粉也分解成容易被胃腸吸收的糊精,不需要多咀嚼就可消化吸收。 注意!湯泡飯危害多多 生活中很多小朋友喜歡吃湯泡飯,為什么寶寶會喜歡吃湯泡飯呢?原因是湯泡飯會讓米飯有了味道,且吞咽起來更容易,無需過多咀嚼,這樣寶寶會在無形中吃得更多。但是,湯泡飯的危害可不少呢。 1影響食欲
寶寶頻繁夜醒只能苦熬?學會6招可以睡到天亮。白天帶得精疲力盡了,晚上還不得不起床各種哄寶寶,時間一長,各種苦不堪言。 寶寶夜醒是不是不正常? NO! 那是你不懂寶寶。 一、懂得寶寶睡眠 首先我們要明白寶寶不是大人想象的嬰兒般的睡眠,睡得很深沉。 淺睡眠時間比較長,通常入睡的前10分鐘屬于入睡期,10~20分鐘進入熟睡階段,20~30分鐘為深度睡眠階段,30~40分鐘可能會從深睡眠逐漸蘇醒過來,此為淺睡階段。也就是寶寶睡40分鐘左右就容易動來動去,迷之微笑,進入淺睡眠狀態。 寶寶淺睡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夜晚比較容易醒,容易被一些細小的聲音驚醒。 我們來看看,網絡曾經報道,德國醫學家對500個0-2歲寶寶的睡眠狀態進行調查,看吧,這里面夜醒寶寶比例并不少,心理平衡些了嗎?
網友回答一: 二歲的寶寶適合穿底子軟硬適度的鞋子,在嬰幼店里買質量好的鞋子就可以的,但也不用太貴,孩子的腳長得很快呢,也不用太大,否則不跟腳。 網友回答二: 選擇鞋子一般沒有看牌子的,只要質量好,底子軟,就可以了,寶寶小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好一點貴一點的鞋子穿,沒有這么虧腳的。 網友回答三: 只要保暖就好,小孩這個年齡對穿著沒有要求,可根據大人的喜好買的哦 網友回答四: 冬季穿小牛皮靴或鞋里面有毛毛的比較暖和; 寶寶穿鞋注意事項 1.不宜穿小鞋 過小的鞋子容易擠腳,致使腳部畸形發展,過大的鞋子在走路的時候容易脫落,很是不便。而剛合腳的鞋子又不能滿足幼兒不斷發育的骨骼生長,因此建議可以選擇稍大一些的童鞋,孩子既不會感覺擠腳,也不致脫落
生下寶寶后,寶爸寶媽們想必都被寶寶半夜的哭聲吵醒過。寶寶半夜醒來的原因之一就喝夜奶,也可是苦了不少寶爸寶媽。那么寶寶喝夜奶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一、對媽媽的身體不好 晚上喝夜奶的次數越多,媽媽起來喂奶的次數就越多,對媽媽的身體和精力都是一種考驗。時間越長,對身體越不好。可能會造成媽媽白天精神不充沛,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二、過量的喂夜奶導致發胖 大多數人半夜起床都是很迷糊的,特別是媽媽們每天這么累,在喂孩子吃奶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就讓孩子一直喝奶,忽略了孩子是否喝飽。孩子就會一直喝奶,沒有節制。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一直長胖,長大后對孩子的身體也不好。 三、剛睡醒喂孩子有危險 寶寶很脆弱,身上的骨骼及其他組織都沒完全發育。喂奶的時候媽媽比較迷瞪,可能乳頭含在寶寶嘴里,如果媽媽睡覺偏向寶寶
寶寶淹脖子,是一種皮膚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那么問題來了,寶寶不相信患上了淹脖子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淹脖子? “淹脖子”又叫間擦疹,是由于皮膚褶皺處潮濕、積汗、相互摩擦等引起的局部皮膚充血的皮膚急性炎癥,嚴重時可出現細菌或真菌感染。多見于新生兒及肥胖的嬰兒。 嬰兒脖頸部短,脖子處褶皺皮膚疊在一起,通氣不良,再加上經常躺著喜歡轉頭,貼著的皮膚相互摩擦,就會出汗、發紅,熱量散不出去,就容易引起局部充血、破皮甚至褶爛。 間擦疹主要發生在皮膚褶皺處,如:頸前、耳后、腋窩、腹股溝、肛門附近等。 月齡小的寶寶常常會溢奶、流口水、出汗,這些液體滯留在了皮膚的褶皺處,不及時清潔,沒有保持脖頸處干爽,就會刺激嬌嫩的皮膚,以至于引發炎癥,導致皮膚發紅,嚴重的會出現潰爛。 家長們要注意每天清潔,清除頸
幼兒園霧霾天溫馨提示 近日,全國各地又出現了霧霾天,加上天氣轉涼,非常容易造成孩子患上呼吸道常見疾病。為保證幼兒身體健康,請家長們與我們一起做好以下防護工作: 注意環境變化 1、霧霾天氣下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通風。 2、幼兒來園、離園的路上盡量帶口罩,防止粉塵顆粒進入體內。 3、幼兒要減少戶外活動。早晨空氣質量特別差,戶外活動要等能見度高的時段進行。 4、人多的地方別去。霧霾天氣盡量減少去人多地方,人多的地方空氣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統疾病交叉感染。 5、盡量遠離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車進入市區這些時間段,污染物濃度最高。 注意營養補充 1、補鈣、補維D,多吃豆腐、雪梨。魚和豆腐都是人們日常喜歡的食物,魚是“密集型”營養物,豆腐食藥兼備,益氣、
網友提問的內容 網友A提問:男寶寶10個月,出生后一直睡親子床,睡眠整體還不錯,最近開始入睡時要用腦袋撞床欄,這種情況持續了近兩周,吃喝拉撒與以往一樣好,這種情況會不會是什么疾病的信號? 網友B提問:男寶寶11個月,之前飲食睡眠都還算不錯,最近開始變得不好好吃,不好好睡。最近幾個晚上夜奶已經無法安撫他的睡眠了,常常吃兩口奶,就把我推開哭,一邊哭一邊用腦袋撞我的胸口或者床欄......需要做神經系統的檢查嗎? 網友C提問:我是2個孩子的母親,女寶寶25個月,男寶寶2個月。也許是因為我最近主要精力都在照顧小弟弟了,姐姐的情緒突然變得不太好了,常與我唱反調......最讓我擔憂和難過的事情是,她竟然開始用頭撞小床的欄桿,我嘗試用抱走制止她,但反而一次比一次撞得更兇,我該如何是好? 健康的孩子會發生這樣的現象么? 會的,大多數情況下,父母的擔憂是多余的。
很多人會遇到便秘的狀況,這會讓人感到很難受,如果寶寶遇到便秘了應該怎么辦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寶寶便秘的解決辦法! 首先,家長要知道嬰幼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癥,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功能性便秘和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但這種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 不過,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一、下面就說說寶寶功能性便秘的處理方法 1、腹部按摩 用手掌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復進行3回。 2、屈伸運動 寶寶仰臥,抓住寶寶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單腿屈伸10次。 3、推按肛門 用油質
新生寶寶愛睡覺,大家都知道,有的寶寶在媽媽懷里吃奶的時候都會睡著,這是每個哺乳的媽媽經常遇到的事情,這是怎么回事呢? 寶寶為什么愛睡覺? 我們說新生兒由于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興奮性低,耐勞力差,容易疲勞,所以決定了新生兒總的睡眠時間較長,而睡眠時間和次數又與寶寶的年齡呈正比,年齡越小睡眠的時間和次數就越多,這也就是我們經??吹叫律鷥阂惶熘谐宋鼓獭Q尿布、洗澡時間外,基本上有20~22個小時都在睡眠中。 有人統計,出生第一周的寶寶一天里有90%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能使寶寶免受外界的干擾,使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不斷完善,得到充分發育,這是寶寶正常的、生理性的自我保護現象,保護寶寶脆弱的大腦細胞不受外界過度的刺激。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有一部分寶寶為了滿足自己睡眠的要求,連吃奶時也會偷著睡一會兒。 吃奶時睡
嗯,天氣一涼,晚上睡覺,我們真是操碎了心,和寶寶之間,一整夜的你踢我蓋,真的能把我們玩崩潰……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晚上不怕踢被子、不怕娃著涼最實用的穿法吧。好多媽媽問睡袋怎么選,今兒一并說掉,反正我是個睡袋控,有袖的、背心式的、分腿的、并腿的、薄的、厚的都給娃買過,剛好分享心得。 蓋被子還是穿睡袋?穿了睡袋還要不要蓋被子? 對于大多數中國媽媽而言,包括剛當媽時的我,要不是因為娃晚上會踢被子,是不會想到睡袋的,但事實上睡袋真的很必要。寶寶會亂踢,只穿睡袋我們會覺得不踏實,大體還是心理因素,總覺得要蓋點什么才保暖。 但事實上,睡袋和被子沒差啦。 先給大家普及保溫原理,被子之所以可以保暖,是因為被子和身體之間那一層薄薄的空氣層。睡袋在設計上也是松松的,與身體之間留出了足夠的空間,同樣形成那個保暖的空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