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是婦科門診最常見疾病,不同的陰道炎病原體不同、癥狀表現不同,其治療方式也各不相同。很多患者在感染陰道炎后,往往是既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感染的,又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患了哪種類型的陰道炎,比如白帶白色黏稠像漿糊是什么原因等等,時常稀里糊涂,因而經常盲目用藥,等到治療無效或加重時才恍然明白可能用錯了藥。今天我們就以滴蟲性陰道炎為例,來了解下,滴蟲性陰道炎是怎么感染上的?以及滴蟲性陰道炎癥狀表現,怎么治療等相關問題,來幫助更多患者識別陰道炎、了解陰道炎。
一、白帶白色黏稠像漿糊是什么原因?如何識別陰道炎?
陰道炎常見四種類型,即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滴蟲性陰道、老年性陰道炎。不同類型的陰道炎癥狀不同,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那么白帶白色黏稠像漿糊是什么原因?怎么根據白帶變化識別陰道炎?
白帶是陰道分泌物,它的形成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有關。正常情況下,白帶的質與量隨月經周期而改變。月經干凈后,白帶量少、色白,呈糊狀;在月經中期,白帶明顯增多,透明,呈蛋清樣、拉絲狀;在月經后期,白帶開始變混濁,稠黏而量少,無異味。此外,一些生理現象,如懷孕、口服避孕藥等也會引起白帶增多。
所以白帶白色黏稠像漿糊是什么原因?如果在月經后期,同時無其他明顯異常,則多為生理性表現,可以繼續觀察。因此建議女性朋友穿淺色內褲,以隨時了解白帶這個“女性生殖健康風向標”所發生的異常變化。
那么如果外陰瘙癢,同時伴有白帶腥臭味、白帶白色黏稠像漿糊是什么原因?很明顯,陰道炎或宮頸炎等婦科疾病找上了門。具體如下:
1、灰白色勻質魚腥味白帶:常見于細菌性陰道病,伴外陰輕度瘙癢;
2、凝乳塊狀或豆渣樣白帶: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特征,常伴嚴重外因瘙癢或灼痛;
3、灰黃色或黃白色泡沫狀稀薄白帶:為滴蟲性陰道炎特征,可伴外陰瘙癢;
以上3種為臨床常見陰道炎類型,但對于滴蟲性陰道炎,很多患者都缺乏了解。那么滴蟲性陰道炎是怎么感染上的?該如何治療?
二、滴蟲性陰道炎是怎么感染上的?怎么治療?
滴蟲性陰道炎病原體為陰道毛滴蟲,陰道毛滴蟲生存力較強,適宜在溫度25~40℃、pH5.2~6.6的潮濕環境中生長。由于月經前后陰道pH值發生變化,月經后接近中性,隱藏在腺體及陰道皺襞中的滴蟲得以繁殖,因而滴蟲性陰道炎常于月經前后發作。
此外,滴蟲還可寄生于男性的包皮褶皺、尿道或前列腺中,且男性感染滴蟲后常無癥狀,因而容易成為感染源。
滴蟲性陰道炎是怎么感染上的?性接觸(異性或同性間)或垂直傳播(陰道分娩)是主要的途徑。公共浴池、馬桶、浴巾、衣物等是間接傳播途徑。
此外還有一個更值得一提的原因,是陰道微生態失衡。
正常情況下,陰道微生態處于動態平衡狀態,陰道內微生物群以乳桿菌為優勢菌,乳桿菌可以說是陰道的守衛者,它能夠把陰道上皮細胞中的糖原轉化為乳酸,從而維持陰道的正常酸性環境(pH為3.8~4.5之間),陰道酸性環境可以抑制其他病原體生長(如陰道毛滴蟲在pH<5環境中生長受到抑制),而利于陰道乳桿菌生長,從而維持陰道微生態平衡。
而當陰道微生態平衡被打破,陰道酸性環境被改變,陰道pH升高,外源性病原體如陰道毛滴蟲侵入,就會導致滴蟲性陰道炎。
所以滴蟲性陰道炎是怎么感染上的?陰道微生態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那么滴蟲性陰道炎怎么治療?由其發病原因即可看出,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重點是兩部分,即唑類抗菌藥物與陰道微生態制劑的聯合治療。唑類藥物能夠殺滅滴蟲,夫妻雙方需要同時治療,且治愈前應避免無保護性行為。
陰道微生態制劑為外用藥物,常選用延華乳酸菌陰道膠囊,延華乳酸菌陰道膠囊為含有活腸鏈球菌的微生態制劑,外用后可產生大量乳酸,降低陰道pH,抑制陰道毛滴蟲等致病菌的生長,調節陰道黏膜局部免疫功能,防止毛滴蟲復發及其他致病菌引起的二重感染。研究證實,硝基咪唑類藥物與乳酸菌陰道膠囊聯合應用明顯縮短了治療周期,提高了治療效果,并降低了復發率。
綜上所述,陰道炎的治療已經不是單純的抗感染,陰道感染時大多存在陰道微生態失調狀態,恢復陰道微生態平衡是治療陰道炎的最終目標之一,因此指南推薦,對于陰道感染,除按照診治指南進行針對病原微生物的藥物治療外, 還應應用陰道微生態制劑恢復以乳桿菌為主的弱酸性環境,促進陰道微生態的平衡和免疫調節,減少陰道感染的反復發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