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成人來說,影響的可能只是健康。但是,對小孩子來說,卻關乎他的一生,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極大的影響。這些習慣,看上去很微小,但如果父母不干預,對寶寶的不利影響是巨大的。
壞習慣1:長期飽食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進食過飽后,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這些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能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如果長期飽食的話,勢必導致腦動脈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壞習慣2:輕視早餐
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給,對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久之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質量與智力發展也有密切聯系。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食素的兒童情緒和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壞習慣3:甜食過量
甜食過量的兒童往往智商較低。這是因為兒童腦部的發育離不開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大腦發育。
壞習慣4:睡眠不足
睡眠已經成為困擾大城市兒童的第一大問題。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0—2歲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孩子平均少1小時。專家表示,嬰兒睡眠少和父母習慣、環境因素有關,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發育、智力和學習,睡眠不足的孩子多動、好斗、易怒,學習問題多。因此,從0歲開始就應該培養嬰兒良好的睡眠習慣,這將使其終生受益。
壞習慣5:少言寡語
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鍛煉大腦的功能。應該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整日沉默寡言、不茍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聰明。
壞習慣6:空氣污濁
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鐘消耗氧氣500-600升。只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用腦時,特別需要講究學習環境的空氣衛生。
教育的目的不是去消滅智力差距,而是要促進所有兒童智力的健康發展,使他們人盡其能。
壞習慣7: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時間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究竟怎樣睡才利于寶寶智力發育呢?根據《小兒科醫學》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