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在剛出生的幾個月里會非常容易哭鬧,這也讓許多年輕的新爸爸新媽媽非常頭疼。怎樣照顧好寶寶,讓他們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也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
“一覺睡到天亮”和夜間無干擾持續的睡眠能力主要就是在嬰兒期形成的,寶寶大約在3-4個月就有調節和加強睡眠的能力了。可研究表明,約有30%的嬰兒沒有得到這些能力的開發,會在后期喪失了這些能力,導致失眠和夜間驚醒等睡眠問題的出現。
近日,美國布朗醫學院兒科副教授、兒童睡眠障礙研究所所長JudithOwens在馬來西亞召開的“世界嬰兒撫觸研討大會”上說,有10%-30%的兒童在6個月到5歲之間都會有失眠和驚醒的睡眠問題。盡管這些睡眠問題是短暫的,但仍會有持續到童年晚期。
專家認為,這些兒童睡眠行為通常是指父母或者護理者引起的睡眠問題。國內有資料顯示,6歲以下兒童中有83%的兒童與家長同睡一個房間,69%的兒童與父母睡一張床。經常更換撫養人也會影響兒童睡眠。其他因素還有父母的情緒低落、寶寶的脾氣暴躁,撫養人對孩子夜醒關注不夠或過于關注等,都會引起寶寶的睡眠問題。
有的寶寶睡覺時非得含著媽媽的乳頭或吮著安慰奶嘴才能入睡,,還有小兒一定要媽媽陪著或媽媽抱著才肯睡覺,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入睡習慣。家長一旦發現這些現象,就應立即給予糾正,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形成頑固性習慣再想改正就非常困難了。以下是不少家長的錯誤做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