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是一門學問,很多新媽媽護理新生兒時要么是根據老一輩的經驗,要么是用自己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殊不知這樣容易走進新生兒護理的誤區,本文將為新媽媽們盤點新生兒護理的7大誤區,希望新媽媽們多加注意。
作為新媽媽在護理新生寶寶時,常會犯以下幾種錯誤!
誤區一:喂奶后用紗布擦口腔
新生寶寶在喂奶或溢奶后,口頰內及舌上往往會殘留奶塊。有的新媽咪喜歡用紗布蘸水去擦,這是錯誤的,因為粗糙的紗布有可能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引起口腔感染。
正確做法:喂奶后給寶寶喝少許溫開水,奶塊會被水沖走。
誤區二:少洗頭發減少脫落
有些家長怕寶寶頭發脫落,盡量少給寶寶洗頭。其實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處于脫落期的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但如果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刺激寶寶頭皮的毛囊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會影響寶寶頭發的生長。
正確做法:夏季每天洗1~2次頭發,其他季節每2~3天洗一次。洗發時可用嬰兒洗發液抹在寶寶頭發上,并用掌心輕輕揉擦寶寶頭皮,以促進血液循環。
誤區三:用包被將寶寶扎緊
到了冬季,家長怕新生寶寶受冷,往往喜歡用包被將寶寶包起來,外面再用布帶子將寶寶結結實實地捆起來,俗稱“蠟燭包”(有的地區有包“蠟燭包”可使寶寶睡相好的說法)。
其實這對新生寶寶有害無益。一來限制了寶寶胸部的活動,影響肺功能,易發生肺部感染。二來壓迫了寶寶腹部,影響胃腸蠕動,使消化功能減低。三為寶寶四肢活動受到限制,不利于四肢骨骼和肌肉的發育,使動作發育延緩。
正確做法:晚間可以給寶寶用睡袋,宜選用睡袋下方可開放的,便于換尿布。白天給寶寶穿上內衣、薄棉襖或毛線衣,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
誤區四:滿月時剃胎發及刮眉毛
年輕媽媽聽從老人的說法,在寶寶滿月時剃胎發、刮眉毛,認為將來頭發和眉毛會長得濃密。然而寶寶皮膚薄嫩,嬰兒又不會配合,刮破皮膚容易使細菌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正確做法:嬰兒到4個月左右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不必刮去。到寶寶6個月后,父母可找有經驗的理發師給寶寶剃頭。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