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癥俗稱尿床,醫學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3歲以內的小兒尿床,是由于正常的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排尿不能自控。3歲以后,如果夜間仍不能控制排尿,就屬于異常現象了。
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癥狀持續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約占遺尿患者的70%~80%。繼發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性遺尿。此種患兒除夜間尿床外,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
繼發性遺尿有些容易被忽視的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脊髓栓系癥。這種疾病并不少見,尤多見于女孩。但一般人,甚至有些醫生都對該病缺乏認識,以致發展為脊髓神經功能永久性損害而造成嚴重殘疾。脊髓拴系癥是由于母親懷孕早期感染病毒、嚴重缺乏葉酸(先天因素)或患兒做過腰骶椎管手術等(后天因素),造成脊髓下端栓系固定,脊髓受到牽拉發生缺血性病理改變,從而產生一系列神經畸形和功能障礙的癥候群。隨著年齡增長,脊柱脊髓發育和彎腰活動增多,神經組織的損害會逐漸加重。
磁共振掃描(MRI)是診斷脊髓栓系癥的主要方法,不僅可以明確有無脊髓栓系癥,還可以了解并存的其他病理改變,如脂肪瘤、脊髓縱裂等。手術松解是目前治療脊髓栓系癥的唯一手段,已明確診斷的病人都適于手術。手術治療可達到解除脊髓栓系和壓迫,恢復局部微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的目的。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多不可逆,為防止業已出現的癥狀進一步加重和繼續出現新的癥狀,提倡盡早手術。治療越早,效果往往越好。
本病起病隱匿,患者常就診于兒科、泌尿科、骨科或神經科。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對避免漏診、誤診和延誤治療有重要意義。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