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身體快速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也很容易受到一些五官科疾病的侵擾,本文就針對寶寶的耳鼻疾病,列舉出10種最常見的寶寶耳鼻疾病,分享如下,以便家長盡早了解下。
(1)耳的畸形
先天性就沒有耳垂或外耳道,即使有,形狀亦有不同,稱為耳部的畸形。很少伴有重聽癥。
不過,若外耳道封閉,畸形的程度達到內耳時,可能會影響聽力。
治療的方法主要在于美容上的問題。
(2)外耳道炎
耳穴伴有激烈的癢痛,如果拉扯耳殼或壓住耳穴,疼痛更為激烈。主要原因是由于耳穴的入口附近形成膿腫所致。可自穴口看到腫處。有時伴有發燒。破裂化膿之后,疼痛即會消除。
服用抗生素,可在短時間內治愈。若膿腫很大,產生劇痛時,可服用止痛劑,或進行冷敷。
也可以脫脂棉沾藥,塞入耳朵中。
(3)外耳濕疹
由于體質上的原因,嬰兒的耳垢相當稀軟,有時耳膿會流至耳外,因此會使耳穴或耳殼潰爛,形成紅斑,變成濕疹,也可能發生中耳炎或外耳炎。
一旦發生耳膿之后,耳朵會奇癢無比,使嬰兒難以成眠,或因為搔癢而引起外耳道炎。
處理方法是保持局部的干凈。首先以脫脂棉擦去耳膿,再涂抹橄欖油或鋅油。也可適當地涂用類固醇或抗生素軟膏。最好能為嬰兒套上手套,以免用手抓癢。
(4)耳垢栓塞癥
沐浴或游泳之后,耳朵會突然感到被堵住一般,影響聽力。這是由于耳垢膨脹,堵住了耳穴。
只要除去耳垢,即可清晰地聽到聲音。不過,動作不可粗暴。若耳垢太硬可用藥水軟化之后,再行掏取。
(5)副鼻腔炎(鼻蓄膿)
頜骨當中有副鼻腔,以小孔與鼻腔互通,一旦感冒,會與鼻腔一起發炎。此種癥狀稱為副鼻腔炎。嚴重時,會發展為蓄膿癥。而且一發生此癥狀后,鼻子的情形會更加惡化。
嬰幼兒的鼻子構造不同于成人,副鼻腔的通路較寬,所以,即使發炎,也都能治愈。不過,若病情嚴重,頜骨、眼下或兩眼之間會腫脹、疼痛,甚至會發高燒。
急性期,可用抗生素治療。若轉為慢性的蓄膿癥,則難以治愈,大都必須進行手術。
(6)急性中耳炎
①原因:
感冒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等等,經常都會并發急性中耳炎。此外,麻疹、猩紅熱、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也會并發此癥。
②癥狀:
耳朵深處產生刺痛,同時又有重聽、耳鳴等癥狀。有時會發燒或頭痛。
嬰兒不會訴說耳痛,所以,最初是發燒與情緒不安。接著不吸奶,心情激動不睡覺,即使抱在懷中亦哭鬧不停,不斷搖頭,十分痛苦的樣子。若壓住其外耳道或耳后更會哭鬧不休。有時會伴有腹瀉,偶爾會有痙攣或頸部強直等現象。
借著耳鏡檢查,可以得知鼓膜紅腫,而診斷出病情。不過嬰兒期的情形未必如此清晰。不久之后,鼓膜可能會破裂而流膿,稱之為耳漏。此情形即可證明是中耳炎。耳流出膿后,即可退燒,癥狀也可以減輕,甚至可能因此才發覺到是中耳炎。嬰兒如果原因不明的發燒、心情欠佳、壓住耳朵附近哭鬧時,即可懷疑是中耳炎。
若退燒之后,卻又發燒時,很可能并發其他的疾病。
③治療:
嬰幼兒有上呼吸道感染,很可能會引起輕重不一的中耳炎。如果服用抗生素治愈感冒,大部分也能痊愈。
一旦確定是中耳炎,或是發生耳漏時,只要使用抗生素,即可治愈。有時候需要切開鼓膜,排出膿水。嬰兒的中耳炎很可能轉為慢性,必須高度重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