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已經1歲10個月大了,常常用左手拿著他的奶瓶滿足地喝著奶,就算吃其他東西也總是先用左手拿調羹。我要求她換手時,才很不情愿地改用右手拿湯匙調羹。真擔心她將來會是個“左撇子”。為了避免將來上學后“與眾不同”,我該做些什么? 非非媽
當寶寶喜歡用左手
抓東西或拿東西時,你是否也會像非非媽一樣開始擔心寶寶是否會是左撇子呢?因為漢字不適合用左手書寫等外在環境的因素,家中一但有慣用左手的寶寶,父母就會要求他改用右手,這也是中國人左撇子比較少的主要原因。
寶寶的慣用手是遺傳而來
一般爸爸媽媽其中有人是左撇子,寶寶會習慣使用左手的機會也就相對提高。寶寶習慣用左手,這表示寶寶的右腦比較優勢,大人應該順應寶寶的優勢讓寶寶盡情發展,而不是強迫寶寶一定要改用右手,造成寶寶的適應不良,得不償失。
從左右手的慣用來看大腦的發展
當我們的左手、左腳碰觸到東西后,會將感覺傳回右腦,而右手、右腳碰到東西的感覺會傳回左腦。左右腦會把所有的訊息統整后,再發出命令,執行動作,因此,左手和腳的動作命令是來自右腦,而右手和腳的動作命令則是來自左腦,所以不論是左手或右手,都會刺激大腦發育,同時幫助左右腦的發展。
1歲之前的寶寶,左右腦的功能尚未分化,而左右手也尚未分工,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是用雙手來拿奶瓶,用雙手、雙腳來
爬行。到了2歲時,左右腦逐漸分化,可以隱約看出寶寶習慣用哪一只手拿東西,用哪一只腳做動作。3歲時,寶寶的動作更協調,身體的各種動作反應變成反射性行為,不再需要大腦皮質來控制,因此,大腦皮質轉而負責較高層次的學習認知工作了。
Tips:左腦負責邏輯、文字、數字等活動,偏向理性思考,被稱為“知性腦”。而右腦則掌管顏色、圖像、感覺、想象、創造力、音樂、舞蹈等功能,負擔較多情緒處理,稱為“藝術腦”。聰明的媽媽應該從寶寶用手習慣去了解寶寶是左腦優勢?還是右腦優勢?然后給予寶寶適當的訓練和刺激!
* 不要強迫寶寶使用右手
有時候媽媽會聽見長輩或外人說:左撇子的寶寶比較聰明,但是個性比較叛逆!這其實是無稽之談。當寶寶一兩歲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著把東西放在寶寶的右邊或右側,盡量制造寶寶多使用身體右半側的機會。
到了寶寶3歲以后,使用左手或右手的習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