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產后新媽媽,要想母乳喂養進行的成功,最好事先知道一些有助于母乳喂養成功的要點,這樣才能讓新媽媽在哺乳問題上少犯錯誤,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有助于母乳喂養成功的幾個要點。
專家提示:產后母乳的分泌受許多因素影響,為保證寶寶有充足的人乳來源,根據國內外經驗,可采取以下綜合措施來維護和促進母乳分泌。
要點一:母嬰同室
在醫院出生的寶寶盡可能和母親在同一房間養護。寶寶出生后,可赤身偎在產婦懷里,與母親的體膚相接觸,可增加乳母信心、加深親子感情和鞏固母乳喂養。洪都拉斯在實施母嬰同室和鼓勵母親喂奶的醫院管理制度后,醫院在兩年內新生兒的死亡數下降了50%、患病數減少了70%,而且醫院節省了在奶瓶、奶頭及配奶方面所花費的大量資金。可見母嬰同室有很多優點。
有助于母乳喂養成功的幾個要點
要點二:盡早開奶、多讓寶寶吸吮
在新生兒出生后的半小時內立即抱著寶寶吸吮產婦乳頭,雖然這時產婦一般都沒有乳汁,但這種吸吮對神經-內分泌系統構成刺激,促使催乳素分泌,誘導產婦乳房泌乳,而且可迅速促進和增加乳汁分泌量,并有助于以后鞏固母乳喂養。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是,在產后兩周內,即使沒有多少奶,也要堅持每天讓寶寶吸吮8?12次。通常在三五天內,產婦就會感覺有奶甚至奶脹,寶寶餓了想吃就喂,不必拘泥于幾小時喂一次。
寶寶愈是強烈吮吸乳房,乳汁分泌就愈旺盛。新生兒頭幾天可以每小時、不短于每3小時喂一次,夜間至少喂2?3次。如果睡著了,可叫醒后喂奶。經過短期訓練,就能協調母子間吸乳、授乳行為及心理互動,順利養成喂奶習慣。
要點三:營養素不可缺,更不可濫
為乳母所提供的平衡膳食是維護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任何食品及其所含有的營養素都有獨自的屬性及使用極限,攝入過少會出現營養素缺乏,攝入過多會有毒副作用。例如微量營養素中的碘、硒、鐵,維生素中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D,都有各自的適用范圍,過多會中毒而太少又會致營養素缺乏性疾病。為乳母安排的膳食要注意到日常膳食中各種食物的量,并在同類食品中交替換用,以取得不同來源的各類營養素。
【知識補充】母乳是維護寶寶安全的天然營養品
任何一個學識淵博的營養學家都不可能創造出比母乳更適合于幼嬰生存發展的代乳營養食品。母乳的不可取代性在于它不只是適合于嬰兒的營養食品,更重要的是它的生物功能,也就是它的防病健壯身體的功能。如:雙歧因子——刺激乳酸桿菌生長,以產生有保護作用的有機酸;乳鐵蛋白——所含鐵未達飽和,與細菌競爭鐵質而干擾細菌繁殖;脂質——防御合胞病毒及藍氏賈第鞭毛蟲;溶菌酶——溶解細菌的細胞壁;低聚糖——干擾腸道細菌及毒素與上皮接觸;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防止病原體依附上皮細胞并能中和細菌毒素;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協助黏膜免疫。
這些都是使初生嬰兒免于發生呼吸道、消化道等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物質。又由于初生嬰兒臟器功能發育不成熟,不能耐受除母乳以外的食物,故人工喂養兒易因喂養不當所致的營養紊亂而繼發生長發育停滯、患病甚至死亡。為了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從而也是降低嬰兒死亡率,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行母乳喂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