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要注意的事項自然是比母乳喂養的多一些,最起碼要遵循一些喂養原則,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人工喂養要遵循的8大原則,分享如下,以供家長朋友們參考:
1、選擇好的代乳食品:4個月以內的嬰兒可選擇含蛋白質較低的嬰兒配方奶,6-8個月可選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配方奶。那些對乳類蛋白質過敏的患兒,可選用以大豆作為蛋白質的配方奶。新鮮牛奶要經煮沸消毒、稀釋及加糖調配后食用。
2、喂奶量:不同的寶寶每天需要牛奶的牛奶量不同的,這因人而異。奶量按嬰兒體重計算,每日每千克體重需牛奶100毫升,如嬰兒6千克重,每天就應吃牛奶600毫升,約3瓶奶,每3-4小時喂1次奶。
3、奶粉的濃度:需要注意的是奶粉的濃度不能過濃,也不能過稀。過濃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大便中會帶有奶瓣;過稀則會使寶寶營養不良。媽媽要嚴格按著產品說明書上規定的比例調配!
4、正確放置奶粉小匙:沖完一次奶粉后,請檢查一下是否將小匙正確放置,并每次用前都消毒。因為手的細菌可能粘在小匙上蒙奶粉罐里,污染奶粉使寶寶不明不白鬧肚子;
5、控制好奶的溫度:母親每次喂奶前試奶溫。可將乳汁滴幾滴于手背或手腕處,試試奶溫,以不燙手為宜。寶寶的奶粉適宜用50-60度的溫開水沖泡,太熱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或者所買奶粉表明的溫度;
6、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喂奶時,喂奶將奶瓶后部始終略高于前部,使奶水一直充滿奶嘴,以免嬰兒將空氣吸入。哺乳后應將嬰兒豎抱拍氣。
7、剩下的奶要倒掉:每次吃剩下的奶一定要倒掉,不能留到下一餐再吃,因為牛奶很容易會造成細菌培養基,可導致寶寶腹泄食物中毒;
8、適量補充水:母乳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養的寶寶則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常常會有吃牛奶的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老人會說這是吃牛奶的寶寶“火”大,得多喂水,這是有道理的。另外,有時寶寶的啼哭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