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醫生都不提倡剖腹產,但由于各種因素的不成熟,有的孕媽媽不得不選擇剖腹產,本文,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剖腹產手術的10大細節,提前知道這些細節,能讓你在手術過程中少一些擔憂和緊張。 詳解剖腹產手術的10大細節 細節1、選擇剖腹產的時間 根據妊娠的周數和有無產科其他的合并癥,由醫生來選擇進行手術的時間 細節2、手術前你該怎么做 實施剖腹產前一天晚飯后就不要再吃東西了。手術前6-8小時也不要再喝水,以免麻醉時嘔吐,引起誤吸。手術前注意保持身體健康,最好不要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發熱的疾病。 細節3、麻醉方式 麻醉時手術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目前國內經常采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準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但痛覺消失。
對于有順產經歷的媽媽,都會知道會陰側切,而且部分媽媽也都經歷過,那大家知道,哪些孕婦順產時要做會陰側切嗎?本文就為您揭曉答案,看看你到時候是否屬于那一類。 哪些孕婦順產時要做會陰側切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會陰切開術? 會陰指的是陰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當嬰兒的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開會陰,使產道口變寬,以便利胎兒的產出,這就是所謂的會陰切開術。 臨床上,有下列一些情況的產婦,需要做會陰切開術: 1、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癥、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2、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于會陰。 3、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并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
順產是我們較為提倡的一種分娩方式,所以一般不出意外的話,醫生都會見意準媽媽進行順產,但往往也有一些不利因素而導致孕媽媽無法順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決定順產難易程度的4個因素。 決定順產難易程度的4個因素 因素一:骨盆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兩塊髖骨(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所組成。骶骨與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均有堅強韌帶支持連結,形成關節,一般不能活動,妊娠后在激素的影響下,韌帶稍許松弛,各關節因而略有松動,對分娩有利。兩側髂恥線及骶岬上緣的連線形成骨盆的“骨盆界線”。該界線將骨盆分成上下二部分,上為大骨盆或稱假骨盆,下為小骨盆或真骨盆(簡稱骨盆)。大骨盆能支持妊娠時增大的子宮,但與分娩無關。臨床上可通過觀察大骨盆的形狀和測量某些徑線等,來間接了解真骨盆的情況。 骨盆由兩側前方的無名骨(腸骨、坐骨及恥骨圍繞而成)、薦骨及尾骨相連接
自然分娩是我們最為提倡的一種分娩方法,但往往有的孕媽媽對自然分娩存在一定的誤區,而導致她們不敢選擇自然分娩,對于這些誤區,專家進行了糾錯,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下吧,千萬不要因為這些誤區而影響了你對分娩方式的選擇。 專家糾正關于自然分娩的5個誤區 誤解1:自然分娩不容易恢復體型 自然分娩會使骨盆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以前窈窕的身材,而且產后很長一段時間也沒辦法恢復。 專家糾誤:經陰道分娩非但不會危及體型,而且還會增強體型的美。女性體型美的標準之一在于有豐滿的臀圍,陰道分娩時由于骨盆韌帶松弛,使盆圍、臀圍增寬,顯得更加豐滿。新媽咪在分娩后應積極母乳喂養,合理進食,并堅持運動,身材一定能恢復孕前的樣子。 誤解2:如果自然分娩不成,還是要剖腹產,會“吃二遍苦”,很大一部分產婦選擇剖腹產的主要原因都是怕到時候生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廣大準爸爸們,千萬不要以為產前準備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其實準爸爸也一樣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那準媽媽要做好哪些產前準備呢?一起來看看本文為準爸爸們獨家呈現的產前準備工作吧。 提醒:準爸爸也要作好產前準備 準爸爸要關心孕婦的思想情緒,鼓勵孕婦樹立分娩信心,還要對自己的工作好安排,作到親自陪妻子去醫院,并陪伴分娩。另外還要參加醫院產科門診舉辦的爸爸會,掌握孕期保健知識、胎教和分娩知識,這樣就可以更稱職地盡到丈夫的責任。 妻子臨盆時,未來寶寶他爸爸肯定會抄起早已準備好的必備品送我去醫院的。慌亂之中,他一定很少想到為自己拿寫必需的物品,所以,要事先給他準備好。 簡單的洗漱用具 一般初產婦產程都比較長,熬一個漫長的黑夜是很正常的,你愿意蓬頭垢面、胡子拉碴地與寶寶見面嗎?注意第一印象喲! 消磨時間的東西
臨近分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在產前有非常多問題需要注意,本文就為準媽媽們列舉出,產前最容易忽視的9大問題,準媽媽們快來了解一下吧。 產前最容易忽視的9大問題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準備越充分越有利于分娩和隨后的喂養生活,下面這些不起眼的事情,你都了解嗎? (1)應該什么時候給醫生打電話,什么時候去醫院? (2)是先給醫生打電話詢問,還是直接去醫院;如果在夜間或節假日,如何和他們聯系? (3)從家到醫院的路途,一天24小時是否都能暢通無阻;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間,從你家到醫院大約需多長時間? (4)尋找一條備用路,以便當道路堵塞時能有另外一條路供你選擇,盡快到達醫院; (5)準備乘什么交通工具去醫院,是私家車、出租車、單位的車,還是朋友的車; (6)住院用品準備好了嗎?包括醫療手冊、換洗衣物、洗沐用品、身份證、錢、通訊錄、待產期間的休閑食品
對于臨產征兆,許多準媽媽還是了解一些,但應該很少有深入的了解,本文就帶準媽媽們來詳細的了解,三個最重要也是最準確的臨產征兆,專家提醒,產前掌握好這些知識,會使準媽媽在臨產時臨危不亂。 3招便可知準媽媽是否臨產 在預產期的前兩周就注意觀察自己有沒有以下情況: 一是是否見紅 就是是否出現陰道流血、有帶血絲的粉色或紅色分泌物,如果伴有宮縮就該去醫院了。 二是要注意是否出現有規律子宮收縮 是否肚子疼痛,如果宮縮比較規律,而且間隔半小時到20分鐘一次,肚子還會感到發硬發緊,就該去醫院了。否則如果宮縮縮短到5到10分鐘一次,孩子隨時都可能會生下來了。 三是要看是否破水 如果羊水破了要立即到醫院,否則容易感染。而按照醫學標準屬于剖腹產范圍的準媽媽,一旦出現宮縮、破水、見紅、肚子疼痛等任何一個癥狀,都該立即到醫院。 另外,崔曉薈還提醒,在孕后期38
提前做好產前準備工作,會讓你的分娩過程變得更加的順利,因此,在懷孕期間掌握一些必要的產前準備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列舉出產前必做的七項準備工作,準媽媽趕緊來學習吧。 產前必做的七項準備工作 產前必做的七項準備工作,分別如下: 1.加強營養、合理膳食 在孕中期飲食的基礎上,增加蛋白質及鈣的攝入量,如豆腐和豆漿;多食用海產品,如海帶、紫菜、堅果類食品等;注意控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量,以免發生浮腫。 2.按時體檢 孕36周后每周查體一次,觀察血壓及體重的變化,自查有無蛋白尿及頭暈等癥狀,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并發癥。 3.生活起居 孕晚期孕婦易疲勞,一定要做到睡眠充足,中午可小睡一會;孕晚期睡眠易采取左側臥位,可增加子宮-胎盤的血流量;晚間休息時可自然盤腿坐,以減輕下肢疲勞,增加下肢循環也為分娩做準備。 4.孕28周以后,開始數
據有關調查顯示,許多準媽媽臨近分娩都變得異常的焦急與恐懼,本文就針對這一現象,為孕媽媽們支上幾個化解恐懼的妙招,準媽媽趕緊來學習一下吧,提前掌握好這些妙招,有助于你產前情緒管理。 化解臨產前恐懼的幾個妙招 首先我們來看看,臨產前的準媽媽常見的恐懼,主要有下面幾條: No1. 害怕生產過程中的痛 這可能是準媽媽們最擔心的事。由于缺乏經驗,再加上周圍過來人的說法會讓他們更加懼怕生產的痛,有的人甚至還會把生產的痛進行夸大。好多生過小孩的媽媽們在跟她們聊天時會說:“當時痛得都快招架不住了!我都想打身邊的人!”可見生產時的痛有多厲害。又聽“過來人”說分娩時要剪一刀,想想都可怕! No2. 擔心生產中發生意外 盡管目前醫生們一再向公眾解釋“自然分娩的優勢幾乎是無可比擬”,可還是有好多面臨生產的準媽媽一
臨近分娩,孕媽媽的疑問也越來越多,比如破水和陳痛之類的疑問,本篇資訊,親親寶貝小編收集了幾個常見的臨產疑問,以及專家的詳細解答,以供準媽媽們的參考。 產前準備:常見臨產疑問解答 Q、到臨產月后,擔心會破水,是否有必要時刻墊著衛生巾呢? A、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但是為了防止突然發生破水,身邊應常備為好。也就是說,外出時最好也要帶在身邊,才會處變不慌。其實不僅是妊娠期間,作為女性,平時隨身攜帶些不測狀況時會用到的生理用品是一種很好的習慣。 Q、快到預產期時,是不是應該服用些瀉藥提前把腸道清空比較好呢? A、隨意服用瀉藥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拉肚子不僅會誘發子宮收縮,還會使你無法判斷疼痛的原因。如果你很擔心便秘的話,可以在體檢時與婦產科的醫生商量,開一些可以軟化糞便的藥劑處方。總之,在這方面是根本沒有必要過于神
對孕媽媽來說,臨近預產期,開始變得緊張而繁忙,在這里,親親小編要提醒各位孕媽媽的是,臨產前有10忌,分別如下: 提醒:孕媽媽臨產前有10禁忌 一忌怕 孕婦對分娩有程度不同的恐懼心理。這種不良的心理不僅會影響孕婦臨產前的飲食和睡眠,而且還會妨礙全身的應激能力,使身體不能很快地進入待產的“最佳狀態”。事實上,在現代醫療條件下,只要進行產前檢查,分娩的安全性非常高。 二忌急 有些孕婦沒到預產期就焦急地盼望能早日分娩,到了預產期更是終日寢食不安。她們不懂得預產期有一個活動范圍,提前10天或拖后10天左右都是正常現象。 三忌粗心 一些孕婦大大咧咧,到了妊娠末期仍不在意。結果臨產時常常由于準備不充分,而弄得手忙腳亂,這樣很容易出差錯。 四忌累 是指身體或精神上的過
臨近分娩,孕媽媽了解一些基本的入院常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這些常識,提前有針對性的做好產前準備,會讓您的分娩程序進行更順利,本篇資訊,就來為孕媽媽詳細的講解,入院分娩的基本常識。 產前準備:入院分娩的基本常識 入院分娩常識,分別如下: * 及早確定分娩醫院,最好選擇一直做產前檢查的醫院,便于醫生更好地了解個人情況,及時對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出正確診斷。盡量不要在臨產時臨時改變分娩醫院。 * 了解清楚從家到醫院的交通狀況和路線,制定好在不同情況下去醫院的各種方案,包括做好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夜間等特殊時間段怎樣及時到達醫院的準備,并且能正確估計出路上需要的時間。 * 出現分娩前兆不要驚慌,只有破水需要立即臥床,并及時去醫院。出現陣痛和見紅不必急于上醫院,可以從容地準備東西,并且洗一個澡,因為一旦入院,最少
對于即將分娩的媽媽們,你們知道分娩前的待產包都需要準備些什么嗎?如果你覺得準備的還不夠全面的話,一定閱讀一下本文,本文將分別為孕媽媽們舉列出,媽媽待產包和寶寶待產包的詳細清單。 產前準備:待產包詳細清單 待產包里裝什么? 媽媽待產包,分別如下: 1.內衣2套 2.拖鞋1雙(冬天尤其要選擇能包住腳后跟的棉拖鞋) 3.襪子2雙 4.帽子1頂(產后防止頭部受風) 5.方便穿脫的外套1件(在病房外活動時可能會用到) 6.哺乳衣2件 7.哺乳文胸2件 8.防溢乳墊1盒 9.吸奶器1個 10.乳頭保護霜1支(保護新媽咪柔嫩的乳頭) 11.夜用衛生巾4包,日用衛生巾2包 12.看護墊1包(防止產后惡
臨近生產,孕媽媽們變得越來越忙碌,要開始為自己和寶寶準備待產物品了,那你知道除了產前準備好生產物品以外,還需做哪些準備嗎? 產前應做好哪3方面的準備 本篇資訊就來告訴你,產前應該做好的這3個方面的準備,分別如下: 第一,精神準備 產婦應該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做好準備,用愉快的心情來迎接寶寶的誕生,丈夫應該給孕婦充分的關懷和愛護,周圍的親戚朋友及醫務人員也必須給產婦一定的支持和幫助。實踐證明,思想準備越充分的產婦,難產的發生率就越低。 問題引出:孕婦臨產前如何養精蓄銳 孕媽媽體力準備 到了妊娠后期,活動量應該適當減少,工作強度亦應適當減低,特別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只有這樣才能養精蓄銳,使分娩時精力充沛。一般從接近預產期的前半個月,就不宜再遠行了,尤其是不宜乘車、船、飛機遠行。因為旅途中各種條件都受到限制,一旦分娩出現難產很有可能危及
待產包——準媽媽篇 1.最重要的東西:錢或信用卡、身份證、病例卡,順產押金3000元,剖腹產押金5000元。 2.零食:如餅干、巧克力 3.洗漱用品:軟毛牙刷、牙膏、梳子、肥皂、臉盆、衛生紙、準媽媽專用衛生巾、吸管、杯子、大小毛巾若干、拖鞋、內衣褲一兩套、出院服裝一套。 4.哺乳用品:乳墊、哺乳胸罩、吸奶器、哺乳衫 5.DC或DV 待產包——寶寶篇 寶寶用品本著“寧多勿缺”的原則,需要準備齊全一些: 紙尿褲、濕紙巾、寶寶專用紙巾、紗布、毛衫毛褲若干套、出院服裝一套、奶粉、奶瓶、澡盆、潤膚液、嬰兒指甲剪、梳子、小被子。 提示:最好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就把以上物品準備好,打成一個包,因為寶寶隨時都有可能提前“報到”,到時包一拿就走了,不至于手忙腳亂。
細節1:選擇剖腹產的時間。根據妊娠的周數和有無產科其他的合并癥,由醫生來選擇手術時間。 細節2:手術前你該怎么做。剖腹產前一天晚飯后就不要再吃東西了。手術前6-8小時不要再喝水。 細節3:麻醉方式。麻醉是手術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目前國內經常采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準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但痛覺消失。這種麻醉方式的好處非常明顯,而且術后可以保留麻醉管,并配以術后陣痛泵,使藥物緩慢釋放,可以在術后保留24小時,有效地緩解了術后的疼痛。 細節4:手術中你會遇到什么?下腹會被清洗消毒,插入導尿管,然后進行麻醉。醫生會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切開一個水平的切口。第二個切口會在子宮壁上,羊膜被打開后,孩子就可以被取出來了。有時醫生為了幫助孩子娩出,會用手掌壓
1、胎兒窘迫:由于胎兒缺乏氧氣而陷于危險,也有可能胎死腹中,倘若心跳少于120/min情況更危急。 2、胎兒過大:胎兒體積過大無法經由骨盆腔生產。 例如:糖尿病母親就會有胎兒過大的障礙。 3、骨盆過小:有些身材過于矮小的母親因骨盆過小沒有足夠空間讓胎兒經由骨盆腔生產。 4、不正確的胎位:正確的生產應是胎兒頭頂先露出來。而不正確的胎位如臂先露產式。 5、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綜合癥的母親,胎兒將無法從胎盤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也不能承受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壓力。 6、自然生產過程無法繼續進展:因母親子宮收縮程度薄弱,子宮頸擴張不足,胎兒無法產出。 7、胎兒未成熟:未成熟的胎兒會較虛弱,通常胎兒小于36星期,以及小于5磅,可能不能承受自然分
優點:剖宮產作為一種較為快捷娩出胎兒的方式,隨著它的安全性提高,越來越容易為產婦所接受。在某些情況下剖宮產分娩,胎兒的安全性確實提高,例如胎心不好,如果不立刻剖宮產,而等待很長時間甚至要用產鉗或吸引器分娩, 那么新生兒窒息甚至死亡的機會就會很大,而立即剖宮產,風險就會小很多。 缺點:剖宮產也不是萬無一失的,麻醉有可能發生意外,麻醉時血壓降低,會引起胎兒缺氧或加重胎兒原有的缺氧,手術失血比陰道正常分娩要多,手術后腸脹氣,尿潴留、發熱、泌尿系感染,傷口感染的機會都存在。從長遠來看,術后有腸粘連的可能,放避孕環需推遲至產后半年,若術后近期內行人工流產,需特別注意子宮切口瘢痕處穿孔的問題,再次妊娠分娩,如行陰道分娩,有子宮破裂的可能。
良方1:孕期進行會陰的按摩。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良方2:孕期進行會陰的鍛煉。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試著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一下。 良方3:與醫生溝通的準備。為了讓自己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被切上一刀,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告訴醫生你希望盡量避免側切。 良方4:懷孕期間控制飲食。懷孕期間只要稍加控制飲食、避免胎兒過大,不但可以使產程較為順利,也可以減少會陰被切的幾率。
方法1:做好產前檢查。能否順利生產,與孕婦的產道有很大關系。 產道分為軟產道和骨產道。骨產道,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骨盆,骨盆的大小及形狀是不會變化的。 方法2:堅持鍛煉,為順產加油。適度的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培養生產時所需要的體力。 方法3: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如果孕期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超量,身體鍛煉少,就比較容易造成胎兒過大,會給順產帶來一定的難度。 方法4:保持心情愉快。在預產期前1個月,準媽媽就應該充分學習和了解分娩的知識,做好心理準備。
產前準備
分娩方式
早產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