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為什么會出現水腫呢?哪些水腫現象正常,哪些又不下正常?如何有效消除孕期水腫?這是許多懷孕晚期的準媽媽出現過的疑惑,本篇資訊,親親寶貝小編就針對這些問題,為準媽媽解除疑惑。
孕婦必讀:孕期水腫問題大盤點
90%以上的準媽媽到孕后期,會發現自己下肢“胖”了不少,就連腳丫子似乎也胖了一圈,有的人甚至連以前的鞋子也穿不進去了。其實,這未必是胖,而有可能是孕期水腫。如何讓準媽媽擺脫水腫困擾,安全度過孕期,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營養門診戴永梅醫師指出:孕婦久坐、久站都易水腫,飲食治療最適當。
為什么懷孕期間腳踝及下肢會水腫?
由于子宮變大,壓迫到骨盆腔靜脈及下腔靜脈(位于身體的右側)等大血管,以致靜脈血回流變慢,并擠壓血管中的液體到身體循環的末梢處,如腳盤、腳踝、小腿、手指及手背,因而造成水腫。
水腫讓準媽媽血壓升高
準媽媽小張已經懷孕八個月了,因為預產期將近,小張便請假回家靜養,等待寶寶的出生。回到家之后,平日里忙慣了的她開始覺得整日無事可做,閑得無聊時,小張只有用上網、看書來消磨時光,有時候在家一坐就是大半天。剛開始還好,可最近小張老是覺得自己下肢發脹,再看看自己似乎人也胖了不少。去醫院例行檢查時醫生告訴小張,她的血壓有點高,下肢水腫比較重,回去后可通過飲食支持來改善。
據該院戴永梅醫師介紹,究竟是胖還是腫很容易判斷,準媽媽可以用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后,皮膚如果明顯地凹下去,不能很快地恢復,就表示為水腫。此外,和發胖不一樣,水腫并不是全身性的,最容易發生水腫的要數準媽媽的下半身。引起水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準媽媽懷孕期間內分泌發生改變,致使體內組織中水分及鹽類滯留,水分增加、盆腔靜脈受壓、下肢靜脈回流受阻有關。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準媽媽的水腫現象還會日益明顯,如果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不動,則更容易引起水腫。
什么樣的腫脹是不正常的?
當腫脹部位在臉部及眼周圍時;當腳盤、腳踝、手指或手背腫脹程度很嚴重時;當腫脹的發生很突然,且短時間內形成時;當一只腳腫脹比另一只腳明顯嚴重,尤其是伴有小腿或大腿的觸痛感時……有這些情況時都要立即咨詢婦產科醫生。
如何減少腫脹?
1 坐著工作時,在腳下墊個矮凳。
2 躺著時,盡量平躺或左側臥。
3 平常坐著時,不要翹二郎腿,要常常伸展腿部,動動腳跟、腳趾、旋轉腳踝關節,以伸展小腿肌肉。
4 不要長時間坐或站,常常走一走、動一動,以增加下肢血流。
5 穿著讓脹大的腳感到舒適的鞋子,不要穿會壓迫到腳踝及小腿的附有松緊帶的襪子。
6 如果想穿可預防或治療水腫的彈性襪時,應選擇高腰式,并在早晨醒來離開床之前先穿好。
7 避免食用高鹽、加工、腌漬或罐頭食物。此外,孕期別因擔心水腫而不敢喝水,因為孕期下肢水腫是子宮壓迫或攝取太多鹽分(鹽分所含的鈉會使體內水分滯留)所造成的,并不是喝太多水的關系,所以準媽媽仍要適量喝水。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尿道炎,是有好處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