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掃黃風暴中,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嚴小康、副局長盧偉琪先后被免職,身在山東老家的王秀勇老人得知后,喜笑顏開。
獨家策劃:東莞掃黃少打“馬后炮”?
人稱“掃黃老人”的王秀勇在東莞生活了近20年,曾繪制掃黃地圖協助并督促警方掃黃,但他的“義舉”沒有得到相應的成效,反而在東莞因各種原因被逼得無路可走,兩度退出這座讓他寄托著感情的城市。
王秀勇生于“梁山好漢之鄉”的鄆城縣,而近來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英雄情結”,自省的同時也在觀照社會。在東莞度過幾乎半生,如今的王秀勇正在以局外人的眼光看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好漢”誕生
“押司和強盜怎么能混到一起?”
在王秀勇的人生里,第一個為人所知的社會身份是藝人。但不同于鄰里鄉黨的那些唱山東快書、說民間傳奇的藝人,老王的技藝在于雙腳—他兒時就落下了雙手殘疾,一只手由于小兒麻痹未得到及時救治而落下病根;而另一只手,據說是其1961年在小山村出生時,母親在自行接生過程中拖拽致殘。
尋訪王秀勇,由北向南須先后經過山東省的陽谷縣(武松打虎故地)、梁山縣、鄆城縣(宋江老家),然后是晁家莊(晁蓋)、劉家寨(劉唐),最后是王家村—讓老王無比自豪的是,他從小就生在梁山聚義的英雄之鄉,據傳一百單八將中的七十二員都出自這個地區。但讓他豪氣中略有氣短的是,他所在的王家村,所居住的據傳都是“矮腳虎”王英的后人。“從小長輩們就教育我要當英雄好漢,不能偷雞摸狗。”王秀勇笑著說。
但無論如何,“大丈夫”的基因,從小就根植于王秀勇的體內。當看到村干部有貪腐行為時,他敢于挺身而出,將帶有標語的“大字報”貼遍全村,最終和全村人一起逼迫貪官下臺,并且隨后行使了一把自主選舉權。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大義”之舉、正義所在,像那桿“替天行道”的旗幟一樣無可撼動。
但漸漸地,隨著閱歷越來越豐富,對于很多原先看來無可辯駁的事,他開始有了不同的認識。2012年的某一天,他突然冒出這么一個想法:宋江當年在江湖上四處仗義疏財,惹得各路好漢見了他都“納頭便拜”,但他作為一個縣押司,哪來這么多家財?其次更重要的,好好的一個司法公職人員,為什么整日價跟強盜潑皮們廝混在一塊兒,把朝廷的運鈔車給劫了呢?“警察怎么能跟犯罪分子扯到一起呢?”
老王苦笑的時候,嘴里幾個被打落了牙后的黑洞赫然可見。
此時距離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離開東莞,被迫摘下“掃黃老人”的帽子,不過兩個月。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