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lián zǐ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
采蓮子菡萏香連十頃陂
huáng fǔ sōng
皇甫松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 , xiǎo gū tān xì cǎi lián chí 。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wǎn lái nòng shuǐ chuán tóu shī , gēng tuō hóng qún guǒ yā ér 。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⑴此詞也見于北宋張耒詞集中。
⑵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詩經·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華也。”陂(bēi杯):水池。《說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訓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頃陂’,即謂千頃池也。”這里“十頃陂”即言“十頃池”。
⑶舉棹:此處“舉棹”與下面的“舉棹”、“年少”,均無實際意思,是采蓮歌中的“和聲”,如今人唱號子時“嘿嗬”、“喲嗬”之類。劉永濟先生在《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舉棹’、‘年少’,皆和聲也。采蓮時,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蓮十頃陂’一句,余人齊唱‘舉棹’和之。”
⑷鴨兒:船家所喂養的小鴨。
《采蓮子·菡萏香蓮十頃陂》是晚唐文學家皇甫松創作的一首晚唐詞。該詞作是反映江南采蓮優美風俗的第一首詩,是漢樂府《漢南可采蓮》。《采蓮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帶有和聲。此組歌詞,若去掉和聲,則無異七言絕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蓮的情景,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聲在內則不同,展現的是采蓮眾少女一唱眾和的情景,這是其第二境界。此詞和聲既傳,則應欣賞其作為有和聲之歌詞而不是無和聲之絕句的全幅境界。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