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大海邊,生活著一只小海龜,他叫林頓。他長著厚厚的殼,像一座小山隆起著,褶褶的皮膚,精壯的四肢,看上去很丑陋。小林頓知道這一點,在沒人的時候,他就跑到大海邊,照著自己的樣子,自言自語說:“要是我有鳥兒美麗的羽毛,魚兒苗條的身材,那該多好呀!那樣人們就會羨慕我,喜歡我。”
由于自己長得不好看,小林頓養成了不愿見人的習慣,整天縮著頭,躲在角落里。
小白兔波波來找他,沖他喊著:“把頭伸出來吧!”
小林頓說:“不,我很丑,你不會喜歡我的?!?
小刺猬也來找它,沖他喊道:“你把頭伸出來吧,我們一起玩藏貓貓?!?
“不,我很笨,又很丑,你不會喜歡我的?!?
無論小動物們怎么招乎小林頓把頭伸出來,小林頓都不愿那樣做。因為他認為自己長很丑,人家都不會喜歡他。
一天傍晚,太陽公公閉上雙眼,就要回家睡覺了,小林頓躺在沙灘上,突然聽到小鳥的哭聲,原來是一只剛生下不久的鳥寶寶,她找不到媽媽了。小林頓躲在殼里說:“不要哭,別害怕!” 小鳥問:“你是誰?在哪里講話?”
小林頓終于伸出來脖子,大聲說:“我是海龜小林頓,我在這兒,你不用害怕,我送你回家?!?
小林頓馱著小鳥,把她送到鳥媽媽身邊。鳥媽媽摟著寶寶。連聲稱贊小林頓是個受人喜歡的小動物,小林頓很難為情,又把頭縮了進去。
第二天,小動物們都知道了這件事,一齊跑來對小林頓說:“林頓,我們都喜歡你,你是個美麗的海龜,和你捉迷藏是最快活的事?!?
小林頓高興地伸出了脖子,他再也不害羞了,因為他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是否受人喜歡,長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樂于幫助別人。
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心靈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集中體現,是人類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在教育、學習、磨練以及同假、惡、丑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受特定時代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制度、道德準則、文化發展狀況的制約。不同時代、階級的人對心靈美有不同的或某些相似的衡量標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