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下面總結的30個實際育兒經驗和注意事項,一次全收!
1. 寶寶 6 盡量在一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
2. 母嬰同室不同床。
準備好嬰兒床,讓嬰兒從嬰兒出生起就睡在自己的小床上,讓母嬰在同一個房間里有不同的床,培養孩子獨自睡在小床上的習慣。
3. 仰著睡。
1 每次一歲以下的寶寶睡覺,都要保持仰臥入睡。 4~6 一個月后,嬰兒可能會在睡眠中翻身成側臥或俯臥,父母不必翻身,但仍然需要讓嬰兒仰臥睡覺。
4. 趴著玩。
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天起,你就可以讓寶寶每天趴著玩一會兒。但是當寶寶醒著,有大人照顧的時候,鼓勵寶寶趴著玩。
5. 晚上給寶寶喂奶。
在嬰兒出生的幾周內,每天至少要喂奶 8~12 次,每隔 2~3 每小時喂一次,如果寶寶睡得有點長,需要叫醒他喂奶。
滿月后,如果確認寶寶可以整夜睡覺,就不用急著叫醒喂奶,等寶寶醒來喝奶。
6. 寶寶吃手,不用太擔心。
嬰兒吮吸手指,只要不是特別頻繁,不建議故意干預或糾正,但可以誘導嬰兒使用奶嘴。
在 6 嬰兒可以在一個月內安全使用奶嘴。
超過 6 一個月后,建議減少并逐漸停止嬰兒使用奶嘴,10 建議一個月后不要再給寶寶用了。
7. 給孩子用尿布。
尿布比尿布方便,要注意及時更換,不要給孩子尿屎,穿開襠褲。
8. 讓寶寶練習掌握能力。
從寶寶四五個月大開始,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鍛煉孩子抓東西的能力,比如自己抓奶瓶喝牛奶,自己抓東西玩。
9. 寶寶要多哄,不要擔心寵壞。
小于 4~6 當個月大的寶寶哭的時候,盡量嘗試各種安慰手段來安慰寶寶。
不要擔心你的積極反應會寵壞你的寶寶。如果有不明原因和不舒服的哭泣,哭泣時間通常是晚上,你需要考慮絞痛的可能性。
?
10. 及時添加輔食,注意清淡飲食。
寶寶 6 補充食品應在每月開始添加,并應在每月開始添加 1 年齡前不要給寶寶加鹽、糖等調味品。 年內保持清淡飲食,盡量給寶寶原汁原味的食物。
11. 讓寶寶學會用杯子。
寶寶半歲以后,父母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用杯子喝水,爭取 1 歲左右(最遲不超過 1 年半)離開奶瓶。
12. 讓寶寶及時斷夜奶。
斷夜奶沒有固定的時間,其實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一樣。
一般認為,3 超過一個月的嬰兒開始擁有它「睡長覺」的能力,6 加入補充食物后,會比單純喝牛奶更餓,這次可以培養寶寶養成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
父母可以試著誘導寶寶晚上睡整整(連續睡覺) 5 一個多小時就是整覺),打算拉開兩頓夜奶的間隔,順其自然,逐漸停止喂夜奶。 10 大約一個月,讓寶寶完全戒掉夜奶的習慣。
13. 給寶寶刷牙。
從嬰兒萌出第一顆牙齒開始,你需要每天刷牙。最好每次喝牛奶或進食后及時漱口。
14. 但早期鍛煉孩子坐、站、走,卻能鼓勵孩子翻身、爬。
15. 給寶寶用餐椅。
嬰兒能坐得很穩,就意味著能坐在餐椅上吃飯,越早養成這樣的好習慣,父母以后就會越放松。
16. 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即使一開始他總是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這也不能成為父母堅持喂食的理由。
17. 不要太擔心一些奇怪的習慣。
寶寶 6~9 大約一個月后,可能會出現撞頭、搖頭、轉頭等奇怪的習慣。
這種習慣可能持續幾周到幾個月,甚至一年或更長時間。但不要太擔心,也不要太干涉,大多數嬰兒都會在那里 3 年左右改掉這個習慣。
18. 認真對待嬰兒的分離焦慮。
嬰兒通常七八個月大,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跡象,變得離不開人,一般到 18 最高峰在一個月內達到。
父母應該認真對待嬰兒的分離焦慮,不建議秘密離開,是在每次分離前 10~15 提前告訴他幾分鐘。
父母也可以通過短暫的分離幫助寶寶適應,與寶寶達成一致「離開」常規儀式,會讓寶寶更容易接受。
19. 不要太擔心睡覺磨牙。
在寶寶 10 一個月左右,一些嬰兒可能會睡覺和磨牙。這不是由某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引起的,而是嬰兒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
父母應盡量減輕嬰兒生活中的壓力。例如,增加白天的身體活動或睡前的安慰。
20. 不要給孩子學步車或跳躍椅。
一些研究表明,過度使用步行車或跳躍椅可能會導致暫時的發育遲緩,未來學習坐、爬、行走的時間比較晚。
21. 1 歲半或者 2 從歲開始,可以訓練寶寶上廁所。
寶寶 1 我媽媽可以在大約一歲或更早的時候為他準備一個小廁所。當你發現寶寶有便利時,你可以讓他坐在兒童廁所上。
如果寶寶不愿意接受,也不用擔心,可以慢慢嘗試一段時間。
22. 多和寶寶說話,鼓勵寶寶多說話。
比如寶寶想拿桌上的杯子,父母盡量不要馬上滿足他,反復問他你要什么 你要杯子嗎?,刺激和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
23. 給寶寶定規則。
在嬰兒開始理解成年人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后,父母應該學會在生活中設置各種限制或規則。
例如,要求1歲的嬰兒用吸管杯喝牛奶。限制必須是合理的。過多或不合理的限制會對嬰兒產生負面影響。
24. 多帶寶寶出去。
經常帶寶寶出去接觸大自然和陌生人,不要長時間把孩子關在家里。
25. 嬰兒咬人時,應正確對待和處理。
很多寶寶都有咬人的階段,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形成咬人的壞習慣。
剛開始咬人的時候,寶寶只是試試自己的咀嚼能力,這是一種游戲,也是一種實驗。父母不需要大驚小怪或大喊大叫「疼」,這會激起寶寶更強烈的挑戰欲望。
最正確的方法是讓咬人的寶寶迅速平靜下來,堅定地告訴他「不可以」,然后用其他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
26. 漸進斷奶。
如果決定徹底斷奶,建議 1~2 周內逐步完成。
你可以從用配方奶代替母乳開始,根據嬰兒的接受程度逐漸增加替代次數,直到完全斷奶。不建議使用極端的斷奶方法,如乳頭刺激物或母親消失幾天。
27. 不要強迫孩子吃飯,更不要追著吃飯。
如果孩子拒絕吃飯,這通常意味著他現在不餓,所以父母不必太擔心,更不用說飯后喂零食了。
經常強迫吃只會讓孩子對吃完全失去興趣,甚至認為這是一項任務或負擔,父母不能給孩子這樣的心理壓力。
28. 正確面對寶寶挑食。
以下幾點可能有助于解決嬰兒挑食的問題:
不要把你對食物的偏好強加給寶寶。
努力做出好看又好吃的食物。
限制果汁、零食和飲料的攝入。
讓寶寶參與食物的生產。
不要強迫寶寶吃,但不要同時放棄努力。例如,如果寶寶今天不吃肉,并不意味著明天不吃肉。父母只需要讓寶寶經常在餐桌上吃這些食物。
29. 不要經常對孩子說話「不」。
太多的不準 不可以 不對 會讓寶寶感到無聊,甚至更叛逆或忽視父母的權威。允許孩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嘗試甚至犯錯誤。
例如,如果孩子想抓住裝滿熱水的杯子,除了告訴孩子危險之外,你還可以讓孩子輕輕觸摸和感受,知道「燙」味道不好后,孩子下次自然不會輕易嘗試。
30. 不強迫 3 嬰兒在歲前分享。
寶寶通常在 3 只有當你大約歲的時候,你才會有分享的意識。在此之前,不建議強迫寶寶與他人分享,更不用說批評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了小氣鬼。
父母只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教孩子學會分享,并以這種方式慢慢加強你想要傳達的價值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