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自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迎來了新一輪嬰兒潮,學前教育,特別是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已成為首批受益行業之一。傳統的早期教育課程需要特定的場地和教具。兒童和家長參與時間短,教師水平不均衡,費用也很貴,遠不能滿足大量家庭的需求。隨著網絡教育的普及,近兩年倡導家庭早教的網絡早教市場蓬勃發展。大部分都是從育兒論壇和母嬰電商平臺演變而來的APP以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的形式存在。許多家長在使用后對他們持積極的態度,認為軟件有用,確實給孩子帶來了高質量的陪伴,但也指出,一些早期教育軟件存在欺詐性誘導支付、支持不完善、用戶體驗差等問題。
游戲創意多 陪玩好幫手
和許多需要在工作場所努力工作的父母一樣,斗爭的父母通常忙于工作,只能把13個月大的斗爭留給祖父母照顧。通常老人在家照顧孩子,照顧,做補充食物是好手,但不能玩。斗斗媽媽無奈地告訴記者,隨著寶寶白天睡眠時間的縮短,每天耗電的不足成了爺爺奶奶最頭疼的問題。天氣好的時候,你也可以在社區公園里遛寶寶。當天氣不好,整天呆在家里時,老人不知道該和他玩什么。每次打架煩躁得大叫,爺爺奶奶只能拿零食哄。斗斗媽媽坦言:其實我和孩子他爸都不是特別有創意的人,也不擅長玩。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除了吃奶,斗斗最開心的事就是和我玩藏貓,被他爸爸抬高。”
刷手機的時候,斗斗媽看到一系列適合一歲孩子在家玩的游戲,很有啟發性。我也知道斗斗這個月應該做爬行訓練和手指抓捏訓練,但如果沒有什么特別吸引他,他就懶得爬,也不喜歡捏。小步游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原來廚房里的蔬菜水果都可以當玩具逗他爬,他追著大彩椒爬得開心。還有紙箱洞穴、消失的乒乓球、毯子秋千、抽紙游戲等,斗斗都很喜歡,爺爺奶奶看孩子也容易多了。”
斗斗媽提到的小步在家早教是一款擅長親子游戲的在線早教軟件。它提供了數千款適合不同年齡嬰兒的小游戲。教學視頻也是家長和孩子玩游戲的真實場景。使用的道具大多是家里的日常用品。它的目的是通過游戲提高0-3歲嬰兒的大運動、精細運動和認知能力。據其他母親說,游戲館里的游戲最初是免費的,但現在每天只推出三款免費游戲,其他游戲被放入收費的核心課程中。但是一天三個游戲就夠了,其他光聽游戲名字大概就能猜到怎么玩。”
每齡教具每月寄回家
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成長發育迅速,身體和認知水平日新月異。上個月玩得津津有味的玩具,這個月就沒那么感興趣了。在寶寶的每個不同階段給他買合適的玩具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為了節省一些精力,聰明的苗苗媽媽通過網上育兒APP年糕媽媽訂購了早教盒。早教盒分為線上視頻課和線下早教教具兩部分。一年144節視頻課+裝有通用教具的基本盒子+每月發送與嬰兒月齡相匹配的盒子,總價1998元。盒子里有100多種早教,如小搖鈴、沙錘、手鼓、小揚琴、各種質感的球、顏料、防水反穿衣等。用戶也可以APP查看電子教具清單,檢查每個教具是什么。
每個月收到教具的日子實際上提醒我,苗苗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她必須重新計劃她的食物、衣服和玩耍。苗苗的母親說,年糕媽媽早期教育盒的另一個好處是,一個人買,全家人的手機可以同時看到。賬戶可以同時綁定三部手機。當我沒有時間看視頻時,苗苗的祖母和父親也可以用他們的手機看到它們。
然而,苗苗的母親也表示,有時在線視頻課程和教具不能與苗苗的發育階段完全匹配。有一次,我送了一些小球,實際上是給20個月大的嬰兒玩的。苗苗只有15個月大,抓起球放進嘴里咀嚼,嚇得我迅速把它收起來。
工業風口已經到來
首都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發展心理學研究所思維教育專家、創始人謝金蘭指出:傳統早期教育市場同質化嚴重,課程難以標準化,依靠教師個人水平和用戶體驗難以互聯網,因此大量家庭早期教育需求遠未挖掘。經過近兩年的市場培育,在線教育已經達到了爆發條件,基于相對較大的市場,在線素質教育正在迅速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除了成熟的技術和市場,在線早期教育行業也有政策紅利。這主要是因為在線課外培訓機構對辦學許可證沒有嚴格的規定。網絡早教機構的設立只需要網絡營業執照,不需要辦學許可證。因此,在監管政策層面,網上早教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幼兒教育服務市場規模為6271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8146億元。
資本也嗅到了政策和市場的積極氛圍,在線早期教育領域已經采取了行動。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早期學前教育領域有25次投融資。阿里巴巴、真正的教育基金、順威資本、美好本、美好的未來、新東方等巨頭和知名的教育機構。值得注意的是,25家中有22家主要從事在線早期教育,其產品包括家庭互動平臺、母嬰論壇、英語啟蒙、在線閱讀、智能玩具等。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是眾多在線教育領域最受資本青睞的兒童早期教育行業。根據報告分析,從融資企業類型來看,2018年兒童早教企業投資最多,占23.3%。
問題1
父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用手機做早期教育確實可以幫助父母隨時隨地陪伴孩子,顛覆人們對去早期教育班做早期教育的理解,但不能避免核心問題——需要父母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盡管下載了網上早教軟件,斗斗媽和苗苗媽還是給孩子報了幾萬元的線下早教班。去的時候可以把孩子交給老師,或者老師讓我們做什么,不用太擔心。根據斗斗媽媽的經驗,在線早期教育需要先學習,明確原則和方法,然后帶領寶寶玩,一些教具也需要自己準備。我家的情況是,我要先學,再教爺爺奶奶。但我說的肯定不如老師好。有時我的祖父母不理解,或者根本不認識,或者在實施過程中忽略了一個細節。離線早期教育課程是不同的。老師一個接一個地說誰帶孩子都一樣。只要按照老師的指示,我和老人都可以達成一致。”
學不到是斗斗媽媽和苗苗媽媽的一致經歷。一年144節課,前幾個月每節課都看,后來懶了,因為看不到太多。苗苗媽媽說。斗斗媽媽的感覺是一些早期教育APP過于專業,理論體系過于復雜,有些簡單的事情過于深刻,反而失去了嘗試的勇氣。
問題2
需要改善用戶體驗
雖然線上早教課程的費用只有線下早教課程價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但與其他知識支付軟件相比,一年2000元左右的套餐費用還是有點貴。還有一些軟件支持購買單一課程,如嬰兒樹。但其在線課程價格為29.9元、39元等奇數,而用戶每次充值金額只能為18元、30元、50元、118元等偶數,因此總會有一浪費資金。
此外,在線早期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家長的心理期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苗苗媽媽懶惰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應該離開這個國家的真正嬰兒被毛絨玩具或娃娃所取代。老師用娃娃做演示,沒有真正的嬰兒合作,就看不到嬰兒對教學的真實反映。苗苗對一些視頻中演示的游戲方法并不感興趣。
最后一個常見的問題是聽力入口不清楚。許多在線早期教育軟件來自母嬰電子商務、育兒社區、微信矩陣等。該平臺有大量的懷孕準備、分娩、嬰兒護理、性別情緒、補充食品生產內容。每個平臺通常都把母嬰購物中心的入口放在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位置,而特殊的早期教育頻道只在一個非常不顯眼的位置。一些母親報告說,她們在下課后半天找不到入口,用戶體驗也很差。
考慮到上述問題,家長普遍認為,在線早期教育軟件不能取代離線早期教育課程。特別是,離線早期教育課程的空間場景優勢是普通家庭無法復制的。它為兒童創造了豐富的開放場景,對兒童的大腦構成了全面的刺激,這是單調家庭環境中嬰兒所缺乏的。
本報記者 張品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