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孩子的早期教育鍛煉,一些家長可能會認為早期教育是一個炒作的概念,事實上,它沒有多大用處,無論如何,只要孩子沒有問題,遲早可以,只是晚上幾個月的問題。
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
你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動作和語言的發展,但事實上更重要的是,看不見的大腦發育。
聰明的大腦來自基因和父母的科學照顧。
早期教育鍛煉的意義,一是促進兒童各方面的發展,二是促進大腦發育。
一位粉絲留言說一位粉絲留言說6個月會拍手,會爬,7個月已經開始爬,現在8個月會抓住東西站起來,會捏泡芙進嘴里,準備給寶寶買布書,等10個月準備鍛煉寶寶吃飯。
母親是計劃撫養孩子,通常應該經常給嬰兒做早期教育鍛煉,所以嬰兒發育很好,但如果她不理解,不做早期教育練習,也許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發展會很慢,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發育很慢。
接下來重點說,早期教育鍛煉對大腦發育有什么影響?
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形成突觸(即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嬰兒出生時,突觸的數量很少,在新鮮刺激的作用從出生到成人,大腦神經連接圖將迅速形成更多的突觸,如下圖所示。
剛才提到的新鮮刺激,一方面是后天生長的環境,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養育。
在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中,指出:
受精后第19天,大腦開始形成;
胎兒大腦在一分鐘內產生50萬神經元;
2歲前,大腦每秒產生180萬突觸,2歲時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3歲時,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達到峰值,甚至超過成人。
然而,嬰兒大腦中的嬰兒神經元連接不會只增不減。這時就是后天培養發揮作用。
如果寶寶 生活環境單一,新鮮刺激少,父母早期教育鍛煉刺激少,會導致突觸因使用少或不頻繁而喪失,逐漸減弱。40%左右的突觸會在兒童和青春期減少。
但如果寶寶 生活環境豐富,各種新鮮刺激,家長也會給寶寶做相應的早期教育鍛煉等等,孩子通過其他方式看到、觸摸、聽到、感受、品嘗或感受到的一切,都會轉化為突觸的一部分刺激。
在如此豐富的認知刺激下,神加強經元的連接,這些都是孩子生活的智慧,大腦變得聰明的過程。
0-5歲這個階段也足見,早期教育鍛煉對兒童大腦發育有多大的影響?。而且從小是否有豐富的早教鍛煉,對孩子的一生影響很大。
聽到早教,也許你會覺得太難了,要去專業的早教中心去做,自己完全不懂。
其實也沒那么難!
去過早教中心的家長可以回憶起,早教老師無非是和孩子說話,組織孩子玩很多小游戲,唱歌等等。
其實,你可以自己在家做這些事情,多和孩子說話,鍛煉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玩玩具,看繪本,去公園和孩子一起玩……
但重要的是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嬰兒的發育特點進行相應的早期教育鍛煉,以發揮早期教育的作用。
比如坐月子的寶寶要經常練習俯臥抬頭,鍛煉頸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為翻身、獨坐、站立等做好準備;經常搖手搖鈴,看黑白卡,鍛煉寶寶的視聽;還要做新生兒撫觸,促進感知發育。
到了 3個月左右 學會翻身,抓玩具,到6個月左右解鎖獨坐,鍛煉自己抓玩具,身體協調,科學添加輔食,促進乳牙萌出等。
到了 8-10個月,會坐著玩很多玩具,看小布書,會爬會站,開始學會說話,學會吃飯……
也就是 適應寶寶的發展,做他那個月能做的早教練習。
就像通過玩具鍛煉寶寶的能力一樣,嬰兒3-6個月,最多自己吃玩具。如果你給他玩復雜的多面玩具、釣魚玩具和遙控車,他肯定不會玩。
若要準備一些能量 用牙膠鍛煉視聽、精細動作和玩具,他非常喜歡。合適的玩具有手鈴玩具、撥浪鼓、手抓球、音樂健身架等。
也許說了這么多,很多家長還是不太擅長在家給孩子做早教。京媽給大家推薦一個2歲以專欄:《0-24個月嬰兒發育特點及早教指南》。
本課程有20多個視頻,內容是從出生到2歲,每月解釋嬰兒:一些具體的早期教育方法,如發展特點、早期教育重點、親子游戲、玩具推薦等。
適合新手家長學習,按月養寶寶,了解不同階段兒童的發育特點,了解應該做什么具體的鍛煉,如何鍛煉。
給孩子豐富的環境和養育刺激,幫助寶寶快速解鎖各種能力,讓大腦發育得更聰明!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面的卡片詳細了解,有免費視頻可以試聽,感覺有幫助再開始。
寫在最后:你平時注意給孩子做一些早期教育鍛煉嗎?你覺得嬰兒早期教育怎么樣?歡迎的看法和經驗。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