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許多孩子患有流感。住在長沙市雨花區的李女士最近非??鄲?,因為她的孩子的支原體感染已經很久沒有痊愈了。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帶著孩子去谷醫堂中醫館,試圖給孩子做中醫按摩。
現在孩子的體質不好,幼兒園里有很多感冒。李女士說:做這個按摩不僅沒有副作用,而且可以加強身體健康,按壓舒適,孩子們愿意來,我想自己學習。
譚云燕博士解釋說,兒童按摩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通過一些特定的技術作用于兒童體表的特定部位,調整身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治療兒童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兒童日常健康按摩可選擇以下穴位:
一、足三里
按足三里穴可使兒童胃腸蠕動有力有規律,提高各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壓孩子的足三里穴一次,每次5-10分鐘,每分鐘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使足三里穴感覺酸脹發熱。
二、涌泉穴
失眠多夢、頭痛、喉嚨痛、失聲、舌干、兒童驚風、兒童腹瀉、口瘡等癥狀可通過按壓涌泉穴來緩解。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1.雙側涌泉穴用熱鹽水浸泡。熱水適合兒童,加入少許鹽,每天睡前浸泡15~30分鐘。
2.按摩推搓,拍打涌泉穴。
三、捏脊
兒童脾胃虛弱,捏脊療法可調節脾胃,使其正常運行。脾胃功能正常,兒童不會有腹脹、腹痛、上腹脹現象,自然可以安全入睡。早上起床后或晚上睡覺前捏脊效果更好。那么如何給嬰兒正確的捏脊呢?
1.讓寶寶俯臥在床上,保持背部挺直放松。
捏脊的人站在嬰兒后面,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
3.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的中間部分靠在拇指的一側,靠在孩子的尾骨上;拇指與食指相對,向上捏皮膚,同時向上扭曲。雙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后3~5cm)向上推,一直推至大椎穴(頸后平肩骨突部位),算是捏脊。
4.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次捏3次需要抬起背部皮膚一次。重復第一次動作兩次,共6次。
5.最后用拇指自上而下揉脊柱兩側3~5次。
譚醫生還特別提醒,做按摩時要注意一定的力度,不要傷害孩子的皮膚和部位,盡量讓孩子享受按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