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體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發燒是很常見的,這讓新手父母不知道該怎么辦。嬰兒發燒的風險分為四個等級。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等級需要讓孩子多喝水。
一級風險,觀察護理
寶寶體溫在37.5~38.5℃精神狀態良好,呼吸和飲食正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需要多喝水,母乳喂養的孩子需要增加喂養頻率,延長喂養時間。喂配方奶粉的孩子盡量喂稀釋配方奶或開水,6個月以上的孩子需要少量多次喝水。不要給孩子穿太多,也不要蓋太厚,減少衣服蓋,有利于皮膚散熱。鼓勵兒童排便、排尿和排汗,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降低基本體溫。
二級風險,安全退燒
3個月以上的嬰兒體溫超過38.5℃,有高燒驚厥史的兒童體溫需要退燒藥38℃應使用退燒藥。到目前為止,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是安全性高、應用廣泛的退燒藥。前者適用于6個月以上的嬰兒,一般每6個月喂一次,每天最多4次,退燒藥不得超過7天。后者適合3個月以上的嬰兒,每4小時喂一次,每天最多喂4次,服用時間不超過5天。孩子服用退燒藥后,家長要多注意退燒效果。如果兩天內體溫上升,發燒間隔縮短,或體溫下降正常,精神狀態仍然很差,應及時就醫。體質過敏的兒童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退燒藥。蠶豆病嬰兒應謹慎使用。上述兩種退燒藥不適用于心功能不全和脫水的兒童。
三級風險和兩種情況及時就醫
兒童高燒持續三天以上,或伴有呼吸速度加快、脾氣異常易怒、喘粗氣或嗜睡,需立即就醫。發燒伴嘔吐腹瀉,要警惕腸胃感冒。發燒伴有喉嚨痛,可能是扁桃體炎或咽炎。發燒伴有尿頻和尿痛,可能是尿路感染。發燒伴有耳痛或拉耳,很可能是中耳炎。發燒伴有呼吸急促和劇烈咳嗽,可能是肺炎或支氣管炎。接受治療時,應如實告知醫生兒童的發病史和過敏史,嚴格聽從醫生的建議,不得自行用藥,以免給兒童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四級風險,嬰兒發燒立即急診
三個月以內的兒童抵抗力和免疫力較弱,父母操作不當,一旦出現發燒癥狀,應選擇正規醫院治療,不得拖延。
溫馨提示
并非所有的發燒都是壞事,有些情況下發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反而能提高抵抗病原體的能力,有利于病情的康復。兒童在發熱過程中應安排總熱量攝入,給予牛奶、米湯或肉末面等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喝水。發燒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因此需要適當補充高蛋白食物,如雞蛋、肉和魚,少量多次飲食,不能暴飲暴食。必要時,需要使用風扇或空調,以保持住宅房間的空氣流通。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增強抵抗力。
#健康科普排位賽# #家庭醫生超能團#
參考資料:
1、《娃發燒40℃發燒分為四個等級!這兩個等級立即就醫.科學家庭育兒.2020-07-06
2.兒童發燒的風險分類.兒科趙醫生.2016-04-05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