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人體最常見的反應。成年人發燒,只要不是很不舒服,咬緊牙關就會過去。只要孩子發燒,父母就會驚慌失措,會盡一切辦法讓孩子發燒,認為孩子的體溫應該保持正常。在這種緊急情緒下,孩子的父母往往會陷入對發燒的誤解。
誤解1,有一種發燒是母親認為孩子發燒
當孩子努力哭泣、玩耍、在炎熱的環境中呆太久或剛從溫暖的床上出來時,身體就會發燒。母親的手溫會低于孩子皮膚的溫度,許多母親會認為孩子發燒了。人們對溫度的感覺往往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并不準確。如果你真的認為孩子發燒了,那么用溫度計來測量,我們通常測量腋窩溫度超過37個.2℃才是發燒。
誤區二,發燒一定要冷卻
人體發熱是兒童普通發熱的有益保護機制(體溫不高于38.5℃時間),無需強制冷卻。當體溫升高時,溫度敏感的致病菌會變得不活躍,人體的免疫力會顯著增強。此時,只要孩子表現良好,不需要采取冷卻措施,只要多喝水。
誤區三,孩子不及時退燒就會燒抽
許多父母對孩子的發燒過于恐慌,總是認為不及時退燒會燒抽,即醫學上所說的熱性驚厥。據統計,只有4%的兒童會驚厥,也就是說96%的兒童不會驚厥。如果驚厥發生,雖然看起來很可怕,但實際上不會對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傷,也不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風險。一般在5分鐘內緩解,父母不要隨意移動孩子,保持孩子的頭側,防止誤吸分泌物和窒息。若時間超過5分鐘,應及時就醫。
誤區四:如果發燒不退燒,體溫會一直升高,燒壞大腦。
正常發燒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害,只有超高熱(體溫超過40)℃)會的。人腦有恒溫調節器,一般感染時體溫最高點不超過40℃。只有嚴重感染或中暑才會導致體溫異常升高。
誤區五,退燒一定要吃藥。
對于低于38.5℃體溫,不提倡用藥??刹捎梦锢斫禍氐姆椒?,多喝水,控制室溫25℃左右,給孩子穿寬松的衣服,蓋上薄薄的被子散熱。不要不要出汗,可以用溫水洗澡。體溫超過38.5℃兒童可口服撲熱息痛或布洛芬降溫。
誤區六,吃藥會退燒。
正常病毒性感冒的病程為5至10天,其中發燒持續2至3天。有時服用退熱藥后的退熱效果不好,有時重復,甚至沒有效果。此時,不要太焦慮,退燒效果不好,病情不嚴重,這只是疾病的正常過程。只有當致病因素被人類免疫系統消除時,發燒才會消失,體溫才會恢復正常。
簡而言之,兒童發燒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這只是人體對疾病的保護機制,通常是免疫功能的良好表現。父母應該正確地面對孩子的發燒,不要太緊張。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