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發燒的癥狀。父母不必對孩子發燒大驚小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發燒通常意味著兒童對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反應。
加熱標準如下:
若腋溫超過37.4℃,一天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視為發熱。
低熱:腋溫37.5℃~38℃、
中度熱:38.1~39℃、
高熱:39.1~40℃、
超高熱:41℃以上。
長期發熱超過兩周。
通常,兒童對發燒有很好的耐受性。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盡快去醫院: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發燒高,但精神還好,吃藥退燒后還能笑玩,和平時差不多,說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休養。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說明病重,要趕緊去醫院。
2、 觀察孩子的臉色
如果孩子看起來像往常一樣或潮紅,你可以在家里照顧他;如果臉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睛發呆,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3.觀察兒童是否有劇烈噴射性嘔吐,顱腦病變如有說明,應去醫院。
4.檢查皮膚是否有皮疹
如果有,則表明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檢查皮膚是否紫色和冷卻,如果有,則表明循環衰竭。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去醫院。
5.觀察兒童是否有腹痛和膿血便
不要按揉腹痛提示急腹癥,膿血便提示痢疾須去醫院。
如果孩子只有高燒,沒有上述并發癥,雖然退燒緩慢,或反復,也不用擔心,應耐心在家治療,護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環境安靜、舒適、潮濕,室內定期通風,成人不吸煙。
2.發燒是人體對外來微生物入侵的保護反應,有利于增強人體抵抗力。因此,38.5°C
不需要服用以下體溫的退熱藥。只有體溫超過38.5°C只有這樣,才能采取退燒措施。
3.病兒不宜穿太多衣服,被子不宜蓋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升高。
4.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燒后,孩子食欲不振。你可以準備一些美味易消化的食物,選擇孩子體溫低或吃藥解熱的時間,但不要吃得太飽。
保持大便通常。
還要注意飲食護理:
一般原則是易消化,營養豐富,多次少量飲水,避免強迫兒童飲食,導致兒童胃腸道負擔。發熱時,兒童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發熱減少消化液,兒童的胃腸功能減少。兒童的胃腸功能本身就很弱,所以發燒的兒童容易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尤其是病程長、持續高燒的孩子,要多注意補充營養。因此,每次熱退后,要及時給孩子加餐,食欲好轉。
食物應柔軟、易消化、清淡,如米湯、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條等。;發燒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所以兒童應該補充高蛋白食物,如肉、魚、雞蛋,但少吃肉和油膩的食物;也可以吃少量的水果。多次飲用少量的水和飲食,不要暴飲暴食。
需要注意的是,預防兒童發燒的最好方法是減少感染。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經常洗手。
本文為愛匯原創。請注明轉載來源。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屬于原作者或網站。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