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絕大多數時候,孩子哭并不是因為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而是想通過“掉眼淚”得到父母的關注。因此,家長要善于識破孩子的伎倆,不被孩子的眼淚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淚而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
鄰居家的女兒麗麗本來是個很乖巧、伶俐、懂事的小女孩。以前,她成天都是樂呵呵、笑瞇瞇的。最近一段時間,麗麗突然變得特別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比如想買一條漂亮裙子,而媽媽沒給她買;爸爸不讓她把動畫片看完;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碰傷了,麗麗都會大哭大鬧。而且,麗麗的哭聲極具殺傷力,相信再嚴的父母聽了他的哭聲都會不由自主的心軟下來。這樣,麗麗就用她的哭聲換來了一個又一個愿望的實現和滿足。
最近幾天,麗麗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前段時間,麗麗只是在不如意的時候才哭,現在,她連自己做錯了事也哭個不停。
就拿前天的事情來說吧,麗麗一個人在客廳里玩,一不小心把放在矮桌上的一個漂亮花瓶打碎了。這個花瓶是麗麗媽媽的心愛之物,媽媽看到花瓶被打碎,本來想罵女兒兩句,沒想到剛要開口,麗麗就大聲哭起來,哭得聲嘶力竭,好像不是她做了錯事,而是她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弄得媽媽再也不敢對她說什么。
為什么麗麗會突然變得愛哭,而且是越來越愛哭了呢?事情還得從一個星期天說起。那天,麗麗一個人在家里玩得無聊,就想要媽媽帶她去公園玩。碰巧媽媽沒有空閑,就拒絕了。麗麗于是大聲
哭鬧起來,媽媽沒辦法,只好答應了她的要求,后來又有一次,麗麗在同媽媽一起逛街時,看到了一個很可愛的洋娃娃,麗麗就要媽媽把它買下來。可是媽媽覺得麗麗已經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娃娃了,就不同意買。麗麗看著娃娃,哇一聲就當街大哭起來,她響亮的哭聲帶引來許多過路人駐足觀望和議論。媽媽窘極了,只好匆匆買下了娃娃就往家里趕。這樣多次以后,麗麗越來越嘗到了哭泣的甜頭。她發現,只要自己一哭泣,媽媽就招架不住,進而就會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覺中,麗麗掌握了“哭泣”這個對付父母的好武器。以后,只要父母不能滿足麗麗的要求,她就會大哭大鬧,終于養成了愛哭的壞毛病。
對孩子而言,這種哭泣并非表明他們真正受到了傷害,他們其更多的是把眼淚當成對付父母的武器。通過哭,他們可以引起父母的關懷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還可以逃避許多懲罰。
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不再隨便使用“哭泣”這個武器呢?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把“哭泣”當武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