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關鍵期: 對策:你可以提醒他們,生氣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只有讓自己安靜下來,各自去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提示他們可以采用扔硬幣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決定結果。 提示:沒有什么辦法比讓孩子自己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更好。而父母的責任,只是在于提示他們協商時注意各自的行為。在他們互不相讓時引導他們拿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延伸閱讀:抓住寶寶獨立性萌芽關鍵期 從對上海杏山路幼兒園一年又一年畢業的寶寶的觀察中,我發現,獨立性對一個寶寶的發展非常重要。一個寶寶如果獨立性強,那么三年中,他各方面的發展就會很好。而如果一個新入園的寶寶獨立性很差,我們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培養他的獨立性,他的發展也似乎總比別人慢。 案 例 小班的悅悅入學一周了,活潑可愛。可是李老師發現她的依賴性實在太強了,她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師幫忙,吃飯要老師喂,小便要老師給她脫褲子、穿褲子,午睡時要老師給她脫鞋、脫衣服……老師想讓她自己做,她總是以“我不會”而拒絕。李老師把這一情況告訴了悅悅媽媽,悅悅媽媽無奈地說:“是啊,有一陣子,她老是要自己做,我還嫌她煩;現在可好,懶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幫忙,想叫她自己做,她總是不肯。” 在李老師的耐心鼓勵下,悅悅終于開始自己穿衣服了,老師大大地表揚了她,她非常高興。下午,當媽媽來接悅悅的時候,悅悅開心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會自己穿衣服了。”“是嗎?”悅悅媽媽一邊回答著女兒,一邊習慣性地把掛在教室外面的悅悅的外套拿下來,然后給她穿上。 這一現象在剛入學的小班的寶寶中表現得較為突出。在寶寶0-3歲時,父母的重點往往集中在喂養上,想方設法讓寶寶吃得多,吃得好。這是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還有一點很重要,卻容易被很多父母忽視,就是寶寶獨立性的培養。 獨立性是幼兒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也是幼兒終身發展的重要素養。有獨立性的幼兒,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寶寶的獨立性主要表現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如果寶寶的自理能力好,進入幼兒園后,就會在群體中表現出色,自信心也會增強。相反,一個自理能力差的寶寶,在幼兒園里時常有挫折感,無形中產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影響他的自信,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寶寶的上進心。 2-3歲是培養寶寶獨立性的關鍵期。這時,寶寶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他事事都想嘗試自己做,嘗試自己動作的力量和效果,他常常表示要“我自己 |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