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兒童教育專家海瑞特博士說,讓孩子感到愛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孩子維持真正有意義的接觸。那么什么是有意義的接觸呢?就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拿出一點時間,聽命于孩子
每天留出15分鐘的時間給孩子,在這個時間里你不是父母,也完全拋開你的工作。坐在地板上和剛剛學步的孩子玩玩具;幫助你12歲的孩子做一個手工作業(yè);帶著你已是初中生的孩子去買幾張音樂唱片。
這時你一定要記住孩子是這個時間的主宰。你要按照他的指導去做,少提建議和約束。這些時間里,孩子能在你面前盡情表現(xiàn)自我,他們才有一種被愛和被接受的感覺。
如果你實在沒有15分鐘,少一點也不要緊,關鍵是你要在短暫的時間里充滿愛意地看、聽、積極地參與、滿足孩子的興趣。
改變說話口氣,讓孩子覺得你的溫柔
變化一下語言 你對孩子的語言有著神奇的力量,不同的詞、不同的順序、不同的語氣都能表達不同意思,在孩子心里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放學回來,又生氣又傷心地說“今天老師沖著我發(fā)火了。”你不要馬上生硬地說“她肯定有她的理由。”你可以說“你一定感到很尷尬吧!”這樣的話表示了你的理解和愛。孩子覺得你是站在他的一邊的。當然,這樣說并不代表你要縱容他的任何行為,稍后你還是要切入正題,其實在你表示了理解之后,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將孩子的快樂變成你的快樂
比如孩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家,到門前就喊“我們的球隊贏了!”這時你不要只答應一聲知道了就行了,或者說快把外套掛上。你應該用具體的問題表示你的興趣和關心,“比分是多少?”“你們怎么踢得這么好?”這樣的對話,才會讓孩子感覺到你想知道更多,你對他的事感興趣。對孩子來講,興趣是最能證明你的愛的。
任何時候都表現(xiàn)你的耐心
對孩子各種情感的表露要有耐心,父母是孩子情感智力的主要指導者,要抓住每一次孩子不安的機會,告訴他們這種感情的來源,怎樣撫慰自己,解決沖突。
在限制孩子行為的同時,也要證實他情感的表露。比如,你剛剛學走路的孩子非要爬到廚房的桌子上,當你阻止他時,他大發(fā)脾氣,就要打滾。這時你不要拋下他不管,而是要告訴他“因為我不讓你爬桌子,你就氣得發(fā)瘋是不是。”讓孩子知道每一種情感的來源,并幫助他接受它,慢慢地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孩子在生氣、害怕、失望、悲傷和喜悅時最需要父母的幫助,再沒有比這個時候更能建立你們的親密關系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