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頂黃色帽子去幼兒園?!?媽媽對孩子說?!安?,我喜歡紅的?!?孩子表示反對意見?!安恍?,只有你一個人戴紅色的。”媽媽堅持。在媽媽的堅持下,孩子只好戴著不喜歡的黃色帽子去了幼兒園。他發現另一個小朋友戴著紅帽子,就為難起他來,并且帶領著其他小朋友一起欺負他。
分 析:
孩子終于聽了媽媽的話,勉強戴著黃帽子去幼兒園了。可是內心非常不滿,所以他用媽媽的方式開始為難起小朋友來了。顯而易見,孩子的心理是前后自相矛盾的。這是感情在作祟,對自己辦不到的事情懷有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為媽媽支招:
媽媽那種因為只有你與眾不同,所以不許戴的理由是錯誤的。服裝也好,隨身帶的用品也好,要根據個人愛好而定,要承認這種自由。當然,出于預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要求孩子戴黃帽子的規定例外。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必須耐心說明理由,讓他聽明白,想得通。當孩子毫無理由地被強求保持一致的時候,就會找別的孩子發泄他的不滿。這是孩子欺負人的一種類型,應該引起家長注意。
場景:在外是豆腐
“你真是個窩囊廢!”媽媽向受了欺負的孩子說?!啊焙⒆硬豢月暋!叭思掖蛄四?,你就應該打他?!眿寢尭鷼饬耍唤鹌饋?。可是,無論媽媽怎么說,孩子都低著頭,一聲不響。
分 析:
受欺負的孩子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回到家里向媽媽訴苦:昨天小強對我如何;今天阿義對我如何。這種類型的孩子,多半不是真正受欺負的孩子。也就是說,從客觀上看,他不是受欺負的對象,有一點小事,他就覺得受了欺負。另一種類型是真正受欺負的孩子—他雖然有時也向家長訴苦,但更多的是表現出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的神態。
為媽媽支招: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發生在幼兒園,家長看到的時候很少。因此,家長能夠照顧到的范圍是有限的。請留心下述兩種情況:對第一種類型的孩子,不要認為他是受欺負的孩子,為他擔心,把他關在家里自己帶他玩,這些做法都會產生反效果。對于這種孩子,應該改變平時“溫室里的花朵”的教育方法,不能只讓他與家長生活,應該讓他多與小朋友一起玩耍,培養他的抵抗力。對第二種類型的孩子,則要請求園方出面積極采取具體措施,扭轉孩子受欺負的局面。
場景: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
“你在幼兒園說話要大聲些?!眿寢寣殞氄f。“是大聲的嘛?!睂殞氂行┎粷M意地嘟吶。“撒謊,老師都告訴我了?!薄啊眿寢尯芸鄲?。她不明白,在家里聲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兒園怎么就成了“小綿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